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的师妹是赵敏 / 第三十九章 要大一统

第三十九章 要大一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回到大明宫,朱樉也没有事情可以做,于是他便邀请宋青书去到后殿。
  宋青书疑惑问道:“师弟,你不关心国事吗?”
  “不用。”朱樉理所应当道。
  宋青书摇着头,劝说道:“虽然师兄知道你把皇权交给了赵敏,然而,如今可是有战事。”
  “师兄可是不相信大明将士能荡平西域?”
  “自然不是。师弟应该知道,师兄想说什么。”
  “不知道。”
  朱樉说罢,便不在理会宋青书了。
  其实,现在的朱樉内心很是烦躁。
  或许是出于习惯成就自然。
  受到九位学识渊博的老师教导后,朱樉的外在表现直逼赵敏的喜行不怒与色。
  心情不好,朱樉便以疲倦为借口,也安排宋青书去休息。
  “这么快就回来了?”
  就在朱樉走近寝宫之后,赵敏的惊讶声响起。
  朱樉转头看了看赵敏,有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今日太阳打西北出来的?”
  赵敏可是个女强人。
  平时不到卯时一刻,她根本不可能回来。
  “怎么,关心你还错了?”
  “一听到你回来,我便放下了要紧的公事前来看你。”
  “你就是这样给我脸色的?”
  赵敏走近朱樉,接过朱樉脱下的外袍,幽怨的开口。
  朱樉示意侍女们为自己打水来,才回答赵敏:“既然是有要紧事,你应该处理好了才回来的。”
  “你今日怎么了?”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朱樉摇头,问起了出兵西域的事情:“西域的事情怎么说?”
  “什么怎么说?”
  赵敏白了朱樉一眼,说道:“蒙古帝国崩溃之际,西方出现了乱像,于是,朝廷商议,决定出兵平乱。”
  朱樉听后点点头,随即又问道:“蒙古人不会反对?”
  要知道,西方和北方并不是神州大地。
  也就是说,不是神州的传统势力范围。
  蒙古人退出神州,可他们依然霸占着西方大部分土地。
  朱樉如此问赵敏,赵敏当然明白他打什么算盘。
  于是,赵敏道:“蒙古人自然同意,他们以河中之地换取我们出兵。”
  “河中?”
  朱樉听后,走到一旁的墙边。
  这墙上,有着朱樉自己讲述,专人描绘的世界大概地图。
  当朱樉在葱岭以西找到河中后,摇着头说道:“河中本就是曾经的西域都护府所属。”
  “要是往西,到这里最好。”
  朱樉指着里海的位置,转头看向赵敏说道。
  赵敏看后,朝朱樉摇头说道:“即便吃得下,也得撑着。”
  朱樉一听不愿意了,说道:“蒙古人都能占据上百年,朕怎么就不行了?”
  “因为……”
  说道这里,赵敏沉默了片刻,小声开口道:“中原人深受儒家熏陶的性格。”
  朱樉转身,面对赵敏,以肯定的语气回答赵敏:“如果是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你有办法?”赵敏疑惑道。
  朱樉点头:“他们敢说三道四,朕就敢再来一次焚书坑儒。”
  赵敏知道朱樉一旦认真起来,是真正的一言九鼎。
  既然朱樉开口了,剩下的事情就是赵敏的了。
  “这次你打算出兵多少?”
  决定了扩张,朱樉又问赵敏。
  赵敏道:“此次朝廷的决议,有十万战兵,二十万民夫。”
  “少了。”
  朱樉听后,立刻给出自己的意见。
  “如今大明百万战兵也无事可做,抽调一半去西方建功立业吧!”
  “行。”
  赵敏思考了一会儿,给出了答案。
  朱樉既然要抽调一半的兵力去西方,其目的恐怕还不止里海。
  “只是,江东一事到如今还没有一个说法,一旦大量抽调兵力,会不会有变故?”
  说起江东,朱樉就不得不面对。
  “父亲要干什么?还没有来长安?”朱樉朝赵敏问道。
  赵敏笑着道:“明知故问。”
  “唉!”
  “自古忠孝难两全啊!”
  感叹一声,朱樉对赵敏道:“抽调兵力前,让江东回归一统吧!”
  “行。”
  一夜无话。
  第二日,大朝会。
  朱樉一月一次的上朝时间。
  “朕以为如今江东外悬神州之外,实非长久之计。”
  “如今西征在即,故而,朕决定,兵指江东完成大一统。”
  在朝会上,朱樉终于做出了一直犹豫不决的决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对于朱樉的决定,所有大臣集体称赞。
  毕竟,江东一日不归顺朝廷,神州就一日不完整。
  而作为大臣,他们曾不止一次上书皇帝,兵伐江东。
  然而在江东一事上,徘徊的朱樉,总是推三阻四。
  如今皇帝做出决定,江南方向早就枕戈待旦的百万雄狮,即将吹响一统的军号,南下江东。
  皇帝要完成一统的消息传的很快。
  从长安而出,朝着四面八方而去的传令兵,让所有人都看到这次朝廷果真决定放弃以理服人。
  而是要以武力,征讨江东。
  对于江东,百姓们也是议论纷纷。
  有说好的,也有说坏的。
  凡事都有两面性。
  但是,大部分认为,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江东理应顺天而行。
  何况,江东的朱元璋父子,与皇帝还是一家人。
  如此不识时务,以至于朝廷决定兵戎相见,八卦就不由而生。
  “也不知道,朱元璋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次子?”
  这样的议论,八卦充斥在整个大明王朝内部。
  朱樉听了这样的言论,不由担心起来。
  要是朱元璋也如同当年的项羽一样,来一个无脸见江东父老怎么办?
  真要这样,他岂不是成了逼死父亲的不孝之人?
  于是,朱樉找到还在大明宫的宋青书把担忧讲述。
  “师弟的意思是?”
  宋青书听后,有些猜测的说道:“师弟想让师兄去江东?”
  朱樉点头:“劳烦师兄关键时刻出手相救。”
  宋青书疑惑不解:“你就认为你父亲会以谢天下?”
  朱樉听后直翻白眼:“师兄,我父亲又没有对不起天下,干嘛要以谢天下?”
  “那你还让我去?”
  宋青书摇着头立马拒绝了朱樉的要求。
  “拜托了。”
  “不行。”
  “真不行?”
  “真不行。”
  “行,那师弟告辞了。”
  “师弟,你也不用让萨满他们去?”
  见朱樉听见自己再三拒绝后,毫不犹豫转身离去,宋青书开口喊住朱樉,告知道:“其实,江东,你父亲身边有能人,断不可能让你父亲出事的。”
  “谁?”朱樉回头问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