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在东京写小说 / 19 岩泉编辑部

19 岩泉编辑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周一,清晨。
  “老哥,我出门喽。”
  今朝奈把便当放进书包里,到玄关处穿好鞋。
  花峰高等学校的女式校服设计得很简单。
  深紫色的短裙配白色上衣,夏天短袖,冬季长袖,裙子一年四季长度不变。
  领口是与短裙同色的大蝴蝶结,鞋子则是统一形制的小皮鞋。
  由于天气逐渐变冷,今朝奈也换上了厚实的黑色鹅绒过膝袜,免得年纪轻轻就变成老寒腿。
  结生上辈子的时候,网上都流传着日本女孩子腿粗,罗圈腿的说法。
  腿粗是因为女孩子们很少穿长裤,都喜欢穿短裙,所以冬季的时候,大腿会自然地堆积出许多脂肪,保护身体的热量不流失。
  罗圈腿,就和日本人的传统习惯有关了。
  长期的跪坐,使得整个人的腿型都发生了变化。
  不过今朝奈没这个问题。
  她的腿不仅笔直,而且基本没有堆积脂肪,显得很纤细,但又不是瘦竹竿那样的类型,是非常健康,充满活力,有着微微运动感的大腿。
  结生上辈子是中国人,从来不会什么跪坐。
  家里没有父母,他就是最大,家里的生活事务,都是由结生来决定。
  所以结生不让今朝奈在家里跪坐。
  外面也是一样。
  能正常坐椅子上,就坐椅子上,尽量不跪坐。
  今朝奈一向非常听他的话,从不提出异议,结生说怎样,她就怎样,所以结生不让今朝奈跪坐后,她就真的再也没在家里跪坐过了。
  外面偶尔也有不得不按照传统跪坐的情况,但那些只是特殊时候,大部分时间,今朝奈都遵照结生的要求,老老实实找椅子坐着。
  “路上小心。”
  系着围裙,手里还拿着抹布,正在厨房清洗餐具的结生走出来叮嘱道。
  “路上不要和奇奇怪怪的人说话,尤其是男生。”
  结生发挥着自己兄长的威严。
  “知道啦,知道啦。”
  今朝奈无奈地回答道,起床绑的高马尾也因为结生这婆婆妈妈的语气,导致变得有些垂头丧气。
  “老哥你最近是不是越来越啰嗦了?简直就跟妈妈一样。”
  “我以为我想啊!”
  结生瞪了今朝奈一样。
  懒得和今朝奈扯东扯西,催促着她快点出门,结生看着她走出去,挥了挥手告别,接着钻回厨房继续洗餐具。
  按照日本传统的观念,家里的餐具,衣物什么的,都是由女性来洗的。
  男性只用赚钱就行了,其它什么也不用管,回到家里只用当大爷。
  他们家不是这样。
  在今朝奈正式备考大学之前,那时候她时间还算充裕,家里的家务是兄妹二人轮换着做,不存在谁该做什么,谁不需要做什么这样的情况。
  ——除了烧菜。
  对于家里谁能烧菜的权力,结生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的。
  原因无它,只因为今朝奈烧菜太难吃了……
  总而言之,虽然穿越重生在日本,但结生仍旧保留着不少上辈子中国人的习惯,连带着与自己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今朝奈,都被他改变了许多。
  在很多事情的观念上,今朝奈已经和其他的日本女孩子有很大不同了。
  现在今朝奈需要集中精力考大学,所以结生不让她在生活的琐事上浪费时间,而今朝奈也能理解结生这么做的原因,全身心都投入进了学习之中。
  结生自我认为,从他穿越后到现在为今朝奈所做的一切,配得起今朝奈喊他一声“亲哥”。
  有时候他感觉自己都不像今朝奈的哥哥了,反倒是更像她爹!
  今朝奈出门的时间很早,比大部分日本高中生去学校的时间都早。
  一来,是路上车程要花时间,二来,是早点去学校看书,不浪费时间。
  如今这种状态的今朝奈,完全称得上是学习方面的时间管理大师。
  花了点时间清洗早上的餐具,结生这才开始换衣服。
  今天是周一,他得去岩泉编辑部和那位枢都夏莲编辑讨论《艺伎回忆录》的事情了。
  ……
  “来了,来了,上来了。”
  对面工位上与前台有联系的编辑给枢都夏莲挤眉弄眼道。
  “谁?”
  枢都夏莲下意识问道。
  “还能是谁?那位《艺伎回忆录》的作者啊!”那位编辑表情夸张的说道。
  枢都夏莲恍然大悟。
  “你不会忘了吧,明明前两天刚给大家看过稿子。”
  “没有,没有,怎么可能忘。”
  “我给你讲,这书肯定能大卖的,审稿这么多年,我就没见过这样的内容!”她拿起枢都夏莲放在桌上的《艺伎回忆录》原稿,感慨地说道,“这位作者,说不定能成为咱们岩泉编辑部的顶梁柱。”
  清月结生的稿子虽然是由枢都夏莲负责,但实际并非只有她一人看稿,大部分编辑在处理完自己手上的稿子后,偶尔也会跑去其他的编辑那边看看,一起分析哪些作品适合自家出版社,有没有文学与商业上的价值。
  所以,过了这么些天,其他工位上的编辑,或多或少也看过清月结生的《艺伎回忆录》。
  对于这部作品,意见在很多时候都有着相当大分歧的编辑们,这次出奇地统一了看法,一致认为这部作品“非常优秀”。
  一些大胆的编辑更是直言,它有资格竞争明年的直木奖。
  直木奖全名直木三十五赏,是1935年为了纪念日本大正与昭和时代的文豪直木三十五而设立的文学奖项,获得这份奖项的作家,基本等于头戴皇冠,光环加身,以后无论是约稿还是收取报酬,都将变得非常轻松。
  这位编辑这么夸奖结生的作品,虽然也有夸大的成分,但结合这份稿子的质量,要说获得直木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对于枢都夏莲能负责结生的《艺伎回忆录》,其他编辑也都是非常羡慕的。
  编辑可以从中获得的额外收益倒是其次,大家羡慕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能和这么一位有前途的新人作家共事,确实是一份难得的经历。
  都是当编辑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合作者是有实力的作家。
  听枢都夏莲介绍,这位清月作家的年纪可能还不大,至少从电话里的嗓音推断,可能也就二十出头。
  但清月结生的作品给他们的感受,却和四五十岁经历了人生起伏的大作家差不多。
  没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写不出《艺伎回忆录》这样的作品。
  “请问,这里岩泉编辑部吗?”
  就在二人聊着的时候,编辑部的大门被敲开了。
  “是清月先生吗?”
  由于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大门口,枢都夏莲很快站了起来,告别身旁的同事向结生走去。
  “枢都夏莲编辑?”
  结生礼貌地确认道。
  “是。”
  枢都夏莲深吸口气。
  “清月先生,楼下有咖啡厅,编辑部最近在整理旧稿,桌面有些乱。”
  “那我们下去?”
  “稍等一下,我去拿您的稿子。”
  “对了,那个……枢都夏莲编辑,虽然有些冒昧,但有个问题能问您一下吗?”见到了近在眼前的枢都夏莲,结生再也憋不住从昨晚开始就一直疑惑的问题。
  枢都夏莲刚刚转身,听到了结生有问题要问,她重新转回来。
  “什么问题?”
  “请问,您认识一个叫枢都未平的人吗?”结生语气古怪地开口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