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中国历史几千年 / 第三章--启和夏朝

第三章--启和夏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因为禹有德、又有功,舜便禅让禹以最高职位。
  禹既不在三皇五帝之中,又没有把历史打开新的篇章,处在“三皇五帝”和夏朝之间的那个时期,那个时期,生产工具有所改进,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出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双胞胎的兄弟--有时候--他们会好得抱在一起;有时候又会为剩余产品打架,打起架来还会打得头破血流。当那两个同胞兄弟出现了“你死我活”的较量,就是要改朝换代了。换句话说就是:新的生产关系要替代旧的生产关系了、先进的要替代落后的了。
  不管怎么样,禹因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佳话。
  不管禹把自己的职位直接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还是禹禅让给伯益,启又从伯益手里以武力获得禹的那个职位,或者还是更复杂的什么……总之--启建立了夏朝--这是千真万确的。
  钧台,是专为上帝、群神修建的台坛。最有仪式感的一件事当是:启建立了夏朝、成为夏朝的第一个国王后,在钧台举行了几乎所有部落首领都參加的会议,在钧台的那次会上,启分封给各个部落首领以不同的职位或称号,这大抵是最初的“诸侯”。启想通过这种“分封诸侯”的做法--来彰显自己的权威、并重申了王位的世袭性。最有仪式感的这件事就是我们常常所言之的:钓台之约。
  对于--启--为夏王,有的部落力单势薄,不得不听从启的安排。有的部落实力雄厚,就有了觊觎夏王之位的资本,比如有扈氏。
  有扈氏挑事,启和有扈氏就打了一仗。启还在战前一本正经地宣读了一份--作战誓词,那份“作战誓词”说得慷慨激昂,连上天都抬了出来,好像--启--伐有扈氏完全是上天的旨意。启的动员号召大大鼓舞了夏军的士气。最后总算是:启平息了有扈氏的叛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甘之战。
  夏启虽然没有什么发明来推动一下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以“载歌载舞”能事”,舜曾做了一支乐曲--名为:【九韶】,启--曾经和着这支曲子--载歌载舞。启--以自己对音符的感受力,在史册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