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宋无敌太子 / 第五十七章 汴京要闻

第五十七章 汴京要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迪听了,点点头,然后又疑惑道:“殿下,道理臣都懂,可这本书,为坪山赚了不少钱,也是真的吧?”
  赵祯神色一顿,“先生何必在意这些细节……先生快看,这是本宫新弄出来的大杀器……也是对付丁谓的!”
  他拿出一张折叠的纸张,张开后,巨大无比,足有正常书本的十页大小。
  李迪仔细一看,惊讶道:“殿下,这不是你当初制作的汴京要闻吗?”
  此物正是赵祯当初搞出来的报纸。
  经过这段时间,这报纸已经更加完善,更加精细。
  赵祯介绍道:“先生,这报纸,每日一期,本宫打算设置六个版面……”
  “第一个版面,名为朝廷要闻,报道朝廷最近的一些大事,比如今早,父皇刚下令,不得封禁《金瓶梅》,虽说圣旨下来,但了解的人有限,咱们就可以大肆报道,让天下人都知道,此书不能禁,这是皇帝的意思!”
  “第二个版面,名为民意展示,报道百姓们的想法!”
  “第三个版面,名为文化斗争,每期收纳三到五篇议论文章。”
  “第四个版面,名为诗词歌赋,收纳大宋文人们最近的诗词歌赋作品。”
  “第五个版面,名为小说连载,本宫规定,以后传奇、志怪等全部归为小说,因为篇幅过长,可以每期连载一部分!”
  “第六个版面,名为广告天地,起到广而告之的效用,比如先生最新研制出的氮肥,不光自用,还可以卖给天下百姓,助大家的粮食增产!”
  忠贞连珠炮似的说完了。
  李迪一脸懵逼。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还赶不上太子的思维。
  他半天才挤出一个问题:“殿下,这报纸,多少钱一张?”
  赵祯说道:“毕昇测算过,这报纸,成本五文钱一张,本宫打算,十文钱一份。”
  李迪沉思道:“按说不贵,可臣觉得,此物并不好卖……”
  赵祯嘿嘿一笑:“本宫可保证,报纸出现,火爆程度,不亚于《金瓶梅》。”
  “不可能!”
  赵祯笑道:“没什么不可能的,本宫打算将《金瓶梅》放在报纸上连载……”
  李迪:“……”
  他都惊呆了!
  如今,此书十分火爆,一书难求。
  若是讲故事放在报纸上,得到消息的人们,一定趋之若鹜。
  殿下……真乃人间鬼才啊!
  又听赵祯说道:“不过,为了更火爆一些,还要请先生再次出马,做一遍文章。”
  李迪顿时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不不……殿下,咱们当初说好,《金瓶梅》是臣最后一次执笔……这种事,殿下不妨去找寇准,寇相公的文采,在臣之上……”
  一个迪迪笑笑生,已经让李迪忐忑不安。
  天知道太子又会写什么劲爆的书!
  赵祯哭笑不得:“先生误会了,咱们以后不写那种有男有女的书了,此次是一篇文章,名为《论<金瓶梅>的深意》。”
  深意?
  李迪咂咂嘴,“殿下莫要玩笑,这本书是臣亲自执笔的,其中还有深意?”
  赵祯有些无语道:“先生难道也要自欺欺人,认为此书就是一本荒淫之书?”
  然后他将大纲塞给李迪,“时间紧急,先生要在今夜子时前写好,好交给毕昇印刷,明日一早,第一期报纸就面世了……”
  李迪:“……”
  ……
  深夜。
  汴京城。
  一座破落的府邸,书房中。
  一个三十左右岁的男子,正聚精会神地翻阅着一本《金瓶梅》。
  半晌,他突然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来回地踱步,双眼放光,自言自语道:“世人误读啊,误读……原来,大家把《金瓶梅》当成一本荒淫之书,大错特错,根本没读懂迪迪笑笑生的意图,书中所谓大明朝,不正是现在的大宋朝吗,丁门庆,不正是丁谓吗?书中描绘的,是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宰辅,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男子跟发现新大陆似的,情难自已。
  此人,正是当朝户部侍郎,晏殊。
  晏殊乃是神通!
  十四岁参加科考,赐同进士出身!
  风头一时无二!
  在他进入朝廷前几年,的确一路高升,深得皇帝赵恒的信任。
  可后来,随着赵恒沦为神棍,丁谓、王钦若等人打压异己,刘娥开始干预朝政……晏殊的地位一落千丈!
  他如今是户部侍郎,还兼判尚书省户部事一职,四品官,按说已经十分了不得。
  然而,宋代的尚书省六部,权利被三司取代,已经形同虚设。
  在宋以前,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户部官员都是香饽饽的。
  可现在,户部空有其名,下属的几部已经取消,单独设置一个判尚书省户部事,专门接收各地每年进献给皇帝的各种贡品……
  因而,晏殊郁郁不得志。
  直到看到《金瓶梅》,发现书中所写,竟是揭露这个时代的黑暗,揭露丁谓的种种恶行!
  “迪迪笑笑生,真乃当世奇人也!”
  “如此奇人,当拜见一番才是!”
  次日清晨。
  晏殊便着急乘坐马车,来到坪山脚下。
  到坪山书社门口,要拜见迪迪笑笑生。
  毕昇亲自见了晏殊,然后说道:“晏员外郎,实在对不住,我等俱不知迪迪笑笑生是何许人也……只有太子殿下知晓,可不巧的是,殿下与李相公进山狩猎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晏殊碰了一鼻子灰,郁闷地往汴京城赶。
  ……
  与此同时。
  汴京城。
  大街上。
  几个书生一边走一边议论。
  “此乃人间奇事啊,整个汴京城,人们都在说一本名为《金瓶梅》的书,可是,各家书肆,竟然无一售卖,偶尔有人售卖,售价高达几两银子,去晚了还被人抢走一空……”
  “不瞒几位,我现在心痒难耐,恨不得马上就拿一本书来观瞧!”
  “可惜,买不到书啊!”
  几人唉声叹气的。
  就在这时,街边突然出现几个孩童。
  孩童们斜跨着一个大大的粗布包。
  手中挥舞着一张巨大的纸张,高声喊道:“报纸,报纸,坪山书社新出的报纸,上有《金瓶梅》故事……”
  “号外号外,迪迪笑笑生的《金瓶梅》,印在《汴京要闻》上啊!”。
  “号外号外……”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