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废土飞升 / 第22天:加密信息 一

第22天:加密信息 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今晚的我,估计还得醉。
  这陈放了100年的酒,还真是烈地不一般。
  昨天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阳光已经渐渐有些橘黄的味道。躺在床上我头疼欲裂,曾一度自誓绝不再饮酒。可就在今晚,我食言了。
  这两天我一直在翻阅从葛温大厦带回来的资料,我发现资料中有大量的内容被删除,残缺不全。
  我猜测,这些被删除的内容应该就是托卡马克反应堆的研究资料和数据。不用说,一定又是我亲手干的。
  我打开了地狱的大门,亲手放出了里面最凶残的恶魔。最终,又是我将它重新塞回了地狱。我还真是有点敬佩我自己,当初我是如何下定的决心干出的这种事情?
  不过我也不是真就那么壮烈,我还是留了一手的,那便是现在的我。
  CD技术也是我亲手改进的,人体冷冻这一概念的提出与托卡马克差不多属于同一时代。这两个困扰了人类上百年的世纪难题竟然被我一个人连续攻破。我自夸一句天之骄子,不过分吧?
  毕竟这东西单拿出来也是够得诺贝尔奖的,当时年仅三十多岁的我,绝对有底气站在人类科技界的顶端,大喊一声【还有谁?!】
  当时我为什么要去改进人体冷冻技术?我又为什么要将自己冻起来?这两个问题,我现在终于能够回答了。
  -----------------------------------------------
  CD技术的核心内容与托卡马克反应堆一样,被我删得干干净净。
  正当我因无法获得更多信息而有些沮丧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了一段神秘的资料。
  说它是资料,不如说是一堆乱码。毫无头绪,不属于任何一种语言,根本无法解读。
  我下意识地觉得这堆乱码一定不简单,它绝对不可能是毫无意义的。其中一定隐藏了什么东西,一些关键信息,一些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信息。
  我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去解析这段乱码,用数学公式、用乱字重组、用藏头、用跳看,没有一个成功的。
  与之鏖战了两天,我感到身心俱疲,彷徨无奈。
  我知道,这段信息一定是我自己亲手加密的,没想到100年后的今天,却把我自己给坑了。我开始猜想,猜想我为什么要把这段信息进行加密?
  是不想让人看到?肯定不是,若不想让人看到,那我直接删除不就好了吗?为何还要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地去进行加密?
  然后我想到了一种可能,一种细思极恐的可能-这段信息,是留给我自己看的。
  是的,只有这一种解释是合理的。
  为什么细思极恐?因为如果有什么事情是我100年前知道的,而现在的我不知道的话。就可以推理出100年前的我,一定知道后来醒来的我不知道这件事情。
  也就是说,我的失忆,并不是什么冷冻太久造成的后遗症。我,当初就是想让自己失忆。
  这样也能刚好解释了我为什么只是失去了关于自身的记忆,而脑子里的知识却一点也没有丢失。因为这正是我自己干的,我选择性的删除了自己的某些记忆,只留下了我希望自己记得的部分。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觉得大概率是想让自己重新去认识这个世界,而不是被自己的记忆,被自己的思想所束缚。或许换个角度再去看待人性,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总之,若这段信息真的是我留给自己看的,说明解开这个谜题的钥匙一定掌握在我自己手上,而且,不会太难找。它可能就在我身边,只是我没注意到。
  想到此,我又一次振奋起来,疯狂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去解析这段信息。又再次鏖战了几个小时,依然一无所获。
  我很沮丧,我很挫败。难道是我高估了我自己?100年前我给自己留下这么一条神秘信息,结果却是给自己挖了个坑?
  我决定放松一会儿,到实验室外走走,让自己换个思路,说不定就能想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事实证明,我这么做,是对的。
  我搬了张舒服的椅子坐在窗台前,给自己倒了半杯威士忌,一口一口抿着酒,欣赏着那高悬于天空的诡异月亮。
  今晚的月亮,是个新月。被太阳光照亮的只有很小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却与百年前的不同,不再是一片黑暗。而是闪烁着星星点点的亮光,来自人类文明的亮光。基因派最后的乐土。
  就着月亮,我伤春悲秋,感叹着世事无常,人心险恶。一口不加冰的烈酒,牵引出了我心中的寂寥。
  于是我端着酒杯,回到廊下,将杯子放在那老旧的钢琴上,学者20世纪初爵士乐钢琴家的样子,为自己弹奏一曲。
  从假装欢乐的爵士即兴摇摆,到寂寞深沉的蓝调布鲁斯,最后,还是觉得古典音乐最为经典。
  我下意识地站起身,翻开琴凳,取出了里面的一本琴谱。这本琴谱应该是我自己整理的,因为它并不成体系。
  从弗里德里克·肖邦的《叙事曲》,到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由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再转到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全是音乐大家的经典曲目。
  琴谱挺厚,我并没打算全部演奏。我只挑了两首曲子,而其中就包括写在最后几页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然后,在我演奏即将完毕,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看到了一行字,一行手写的字。
  【BWV847P,terces】
  我停下了演奏,瞬时间寒毛乍起。我认得那字迹,正是我自己的手笔。
  BWV847我认得,指的就是巴赫十二平均律里头的C小调曲,而那个后面的P我猜测应该指的就是前奏曲(prelude)。
  可后面的terces是什么意思?泰尔斯?人名?
  我在脑中疯狂检索着这个单词,却完全找不到任何相关信息。我甚至还跑进实验室里用大型计算机检索这个词,还是一样,一无所获。
  当时我灵机一动,想着也不管那terces究竟是什么意思,反正我觉得这一行字一定与那被加密的信息有关,于是我试着用巴赫的C小调前奏曲当做秘钥来解析信息。
  很遗憾,最终生成的是另一段乱码,无法解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