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秦国炼气士 / 第一章:杀死你的人,不是我

第一章:杀死你的人,不是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雨下的很大。
  但一同落下的,还有白衡的眼泪和鲜血。
  他被钉在一块柱子之上,口中咯血,腹部出现了一个碗口大小的伤口,肠子,脏器都已破碎,掉落一地。
  男人慢慢地走过来,拔走了插在白衡左胸将他钉在柱子上面的箭羽。
  而下一刻,鲜血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美丽,妖艳,但是令人恐惧,那随之而来的窒息感卡在了他喉咙里,一种名为死亡的感觉突然笼罩在白衡的心中。
  “为,为,为……”他的话,并没能说完,那如筛子一样漏风的肺部,让他连说话的力气也逐渐失去了。
  “为什么要杀死你,是吗?”男人的面孔渐渐出现在眼前。
  白衡看不清楚模样,只能看得见他身上的黑甲。
  是的,为什么要杀死他,又或者,为什么是他?
  他点点头,虽然不确定能否从对方口中得到答案,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听到,但白衡还是想问一句,为什么?
  “你错了,杀死你的并非是我,真正杀死你的,是弱小和贫穷。”
  “因为弱小,所以你没有能力反抗我这落下的刀,如果你拥有实力,就能把刀抢过来,架在我的脖子上面,然后在我面前问我的那个愚蠢的问题。”
  “因为贫穷,所以你没有能力达成我们之间的交易,这导致你的死亡,如果你有足够的财富,你不仅能够完成一笔交易,还能收获一分来自于五大夫的友谊,可惜了,你们没有那个能力,所以导致了你的死亡。”
  “杀你的人固然是我,但真正害死你的,却不是我,弱小或许不是原罪,但贫穷而弱小一定是。”
  黑暗中,响起了一阵阵雷声。
  在白衡模糊的视线里,他看见了陨星在坠落。
  这并非是第一次,在两天以前,有过一场比这还要大的陨星坠落,就落在这里。
  然后当即被皇帝派兵镇守此处,秘密押送这一块陨星入京,然后就在入京之后的第二天夜里,原本应该保护他们的士兵,将手中由他们打造的刀兵落在了他们头顶上,鲜血染红了这个名为沙丘的村落。
  由亭长开始的杀戮,一直到白衡才得以结束。
  合三十六户,共一百二十口人,可结束这一切的时间并没有多长,手起刀落就已人头滚滚。
  那五大夫拿起小刀,割下了白衡的左耳,然后割断了他的喉咙。
  他已经没有多少鲜血能流淌了。
  甚至,没能听完那位五大夫说的话,只能看见天边滑落的一颗颗陨星。
  ……
  “快点!”杀掉了一百二十个平民并没有在王开心中留下多少愧疚或者悲痛。
  毕竟,如他所言,杀死他们的人固然是他,但害死他们的是弱小和贫穷。
  一百二十只左耳,再加上以往积累的军功,这一次,足以让他晋升为左庶长。
  他错过了六国的战争,也错过了最好的晋升机会,庸庸碌碌二十年,也只是爬到了五大夫这个位置,享四百五十石的俸禄,赐邑三百家。
  五大夫的爵位在民众心中固然很高,可在军中,只能算是中等。
  在二十等军功爵制之中,五大夫排再第九位。
  “校尉大人,这些尸体怎么办?”有一个士卒跑过来,他身上的甲衣已经被鲜血染红,手中的刀已经有了豁口,在他身后,人头滚落一地,但每个人手里都握着一只左耳。
  枭首报军功一直都是秦军的传统,但那是面对敌人,现在刀口对向了普通人,只取左耳是命令,但习惯就是习惯。
  王开看了一眼那些人头,鲜血染红的血泊里那些倒影在水中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那是恐惧,畏惧,以及怨恨。
  “真是野蛮!”王开看了一眼坐在脚边的白衡,挥了挥手中的刀,对准了脖子,但终究还是没能下手。
  看到这个年轻人的同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相同的年纪,却是不同的命运。
  皇帝年迈,以寻仙而求长生,实则命不久矣,而今乱象已显,想要在乱世中活下去,只能靠自己,只能一步步往上爬。
  弱小而贫穷,就是原罪。
  王开终究没能砍下白衡的头。
  却将他的尸体丢进了早已经挖好的深坑之中,一百二十具尸体,只有一具相对完整,毕竟,能在秦军手里保住头颅对于白衡而言已经足够幸运了。
  十二个秦军身披黑甲,手握刀斧,冷静地看着坑中的尸体。
  “将军,要埋吗?”
  王开一开始并没有说话,只是摇摇头,他伸出手去,雨水打的他手疼,从东郡落下陨石开始,这雨就没停过,一直到现在,还有加大的趋势。
  “算了,不用埋了,雨水会将他们淹没,冲击的泥沙会成为他们坟墓上的一抔土,我们应该要回去向皇帝陛下复命了。”
  王开转过身去,这十二个秦军阵列整齐地跟在他身后,渐渐消失在雨幕之中。
  和王开说的一样。
  雨水覆盖了他们的尸体,也将深坑外的泥沙推进了坑中,成了覆盖尸体的一抔土。
  这场雨,下的极大,也下的极广,整个东郡都在下雨,又过了一个月后,整个秦国三十六郡都笼罩在这场大雨之中。
  东郡已化成水泊一片,已经看不清楚道路,河床抬高了三寸,溺死之人上万,纵有军队辅助,却也没能阻止东郡哀鸿遍野的现象,反而死伤的人数更多了。
  动荡似乎就在悄无声息的开始了。
  那名为陈胜和吴广的甿隶之人是否会一如历史之中书写的那样,揭竿而起,已然是一个问题,但往后史书所写的,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已然不再冠以他们的名字了。
  在始皇三十六年九月初一,东郡有民众斩玄鸟而结盟,后被乡绅灭族于白马县,当然,也有传闻说是天降雷电而击之,故使其亡,相比于血腥镇压屠戮,人们更愿意相信是后者。
  而说起谋逆原因,虽然闭口不谈东郡沙丘落石事件,但原因就出在这里。
  起义的领袖,便是沙丘乡中某个幸存者。
  当然谣言很多,但在史书之中也只留下了这样的字眼:秦历三十六年九月初三,有甿隶之人意图颠覆天下,为上苍所诛,感念皇帝千秋,秦国得享万古。
  看来史官以春秋笔法,将天意粉饰杀戮,不过历史怎么写,谣言怎么传都会在长久的岁月里,浓缩在未来厚重的史书上某个不经意的角落,会被后来人看到,然后被“哦,原来如此。”这样感叹一句后,翻开另一页书页,期待着下一个人再度打开这本书,看到这一页这一行他们存在的历史。
  大雨是在秦历三十六年十月结束的,就在新年的第一天。
  而同时,深居宫墙,而求长生的皇帝陛下也开始了他第五次出游,和历史不同的是,这一次皇帝重登泰山,再行封禅,在泰山之上,报天之功,报地之功,敬天地之鬼神,悲天地悠悠,世人多辛。
  史书上又有记载。
  封禅,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上苍有感,降下霞光三千丈,有黄龙云中探首,欲接引始皇帝陛下而去。
  这完全是将始皇帝陛下比作了黄帝。
  只是不知道皇陵与长城中埋下的数十万,以及那一座大坑中被埋葬的几千位方士会如何看待这位皇帝。
  只是,封禅结束那一天,的确有霞光三千丈,但有没有黄龙就不一定了。
  就在皇帝封禅的那一天。
  东郡来了一些不速之客,一个老人,看起来应该是这群人的头目在他身后又跟着五个年轻的儒生。
  在关隘之前交上了柳木削成的光滑的照身贴,这是秦国的身份证,一般没有照身贴的,都会被看做是黑户,无法出入境,也不能寄宿,吃食,民众不敢留宿,一旦被发现,会以连坐之罪而判刑,当初最先发明照身贴的商君,便是因为没有照身贴,在秦国这偌大的国境里浪荡无依,最后死在了他制定的历法之下,作法自毙或许是对于商君最好的诠释。
  在上交了照身贴之后,又问了一些关于户籍的大概内容之后才敢放这些人出境,在入象山乡时再度被拦下。
  一直到沙丘,这些人总共经历了十二次查验,见过了两百多秦军,若是他们的照身贴出现问题的话,这两百多秦军的刀,最终会落在他们的头上,会成为他门彪炳军功上的一枚厚重徽章。
  “这里就是东郡沙丘吗?”老人站在此处张望。
  这名为沙丘的村落已经不成样子了,原本人烟袅袅的地境,此刻已是一片沼泽,看不出来曾经有人曾生活在这里。
  “是的,先生!”老人身边一个儒士开口:“这里原来是有一个三十六户人的小村,可一夜之间都成了此处的浮尸,老师想的应该没有错,秦皇想要隐瞒什么?”
  “秦皇合该在秦历三十六死才对,这都快三十七年。”又有一个儒生开口说着,然后老人回头看向他。
  “我并不认为是老师出了错,更不可能是天象出错,我认为,秦皇在陨星之上得到了长生术,故而得以延寿,所以秦皇杀死了曾见过长生术的村民。”
  “不管是什么原因,秦皇没死,天象也变了,变得我有些看不懂了,不过,帝星之外另外两颗星辰未曾暗淡,诸位,顺从天命,辅佐天命之人覆秦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呀,不管秦皇死没死,秦历也只能有三十九年!”
  他们并不是第一批来到东郡的人,但却是最先到东郡的一批人,他们看到的很多,却看不到沼泽之中闪烁着微光的一具浮尸。
  在那之后的两个月后,正式迈入秦历三十七年的第一天。
  虽然秦国以十月为新年,为历法的起点,但年月更替仍旧以十二月一轮回来计算。
  秦历三十七年的第一天,有一个人来到了这里,带走了一具浮尸。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