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误入废柴小穷社 / 1.12 又乱了

1.12 又乱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等等啊,我又乱了……校对与核红,这两个概念我还是有点模糊。”我脑袋里还是一团浆糊,忙追着贝贝问,想要真正地捋清楚。
  贝贝跟我解释道,如果严格意义上来说,每一次校对之后,都会有一次核红。校对与核红都是编辑来做,而修改文件,则是由排版人员来完成。我们社并没有自己的排版人员(毕竟人手短缺),所以一般都是和外面的排版公司合作的。
  初稿,就是排版公司排出来的第一遍稿子。编辑校对了一遍,就是一校稿。这份稿子,编辑会寄给排版公司,或者把修改的地方拍照给他们。
  “为什么不直接在pdf上作批注呢,那多方便呀?”我问。
  “其实很多错误,在你看pdf的时候,经常都看不出来的。但是打印出来了之后,在看纸稿的时候却容易发现。这算是一种玄学吧,总之,社里面的编辑都喜欢在纸稿上改错。”
  “就是有点浪费纸……而且你们还是单面打印,好心疼啊……”我把“一点也不环保”的话咽进了肚子。
  “唔,双面打印也不是不行,但是看起来没有单面打印清爽。其实我一开始还想着,一张A4纸打印4面,岂不是更节省,可是后来发现字太小了,看得眼花,反而降低了效率。”
  贝贝随后又解释了一下工作流程,我一下子就“开窍”了。
  一校的稿子,排版公司修改了之后,会返一版最新的pdf给编辑,编辑打印出来,就开始了第一遍核红。检查自己一校稿上标注的修改,排版是不是都改过来了,如果没有改的,就标注在核红的这份稿子上。
  而这份稿子,许多编辑就会直接在上面开始第二次校对,也就是直接把核红稿作为二校稿,然后再把核红发现的错误和二校找到的错误一起发给排版,省掉一次来回发稿子的程序和时间。
  “所以……现在我用来核红的旧稿子,其实是二校稿,而旁边这份新稿子,我就需要对照着旧稿子,把排版漏掉的错误誊到新稿子上。等我核红完,就可以作为三校稿了对吧?”
  “对呢,三校一般都是有资深编辑来做,比如我们主任,看一些大面上的排版问题,页码问题。看得最细的应该是一校,然后是二校对。当然,核红也很重要,如果排版没改,之前就白看了,所以你现在的工作还是很关键的。”她郑重其事地对我说。
  “明白了,谢谢你。”我点点头,在心里感叹,做编辑的小姑娘真有耐心啊,而且还特别温柔。
  当然,刚刚开例会的总编大人除外,她估计已经过了温柔的这个阶段了。
  我心有余悸地回神过来,开始我的史上第一次“核红”。
  不得不说,核着核着,我发现,静怡编辑的这份二校稿里,找到了许多细小的错误,都是我上午看的时候完全没有注意到的。
  我和静怡编辑看的实际上算是同一份稿子,里面的错误在数量和类型上都没有任何区别,可是她就能圈出来,而我却放过去了,或者就根本没意识到这算是错误。
  比如,“蒸汽”和“蒸气”,“直接”和“直截”,我之前写东西都是把这些混着用的,也没有觉得有啥不对。
  也许,这就是贝贝所说的,基本功的差别吧。看来例会上,她和苏武主任对我还是很宽容的,没有在主编面前说我什么不好,反而还夸我“还不错”。(感恩的心,默默跳动着。)
  我一直自诩文字功底还不错,当年高考语文考了130+,考研时的汉语百科也得了高分,第一次感觉自己像一个“文盲”。
  而且,静怡编辑到底是什么专业背景啊?为啥她还能看出《科技哲学》的作者在内容和逻辑上不够严谨的地方……而我,光是理解字面意义,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了。
  看来,就算是“混日子”,我也不能靠着肚子里的这点儿墨水过着无忧生活了。
  要是以后,再来个量子物理、海洋科学啥的,我岂不是还得恶补一下那方面的知识?想到这里,我心里再一次万马奔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