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 第440章 两张照片

第440章 两张照片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热门推荐:
  十五位诺奖得主,算上杜恪自己,一共十六位。
  坐在会议大厅圆桌的第一排,其他学者依次坐在外围座位上,这是类似于圆桌会议形式,因为圆桌中央是一台全息投影设备。蜃景科技最新开发的“蓬莱”全息会议系统,这个会议系统是从“海市蜃楼”飞船操控系统阉割而来,具备多人同步交互功能。
  “来自国外的学者,国内学者,首先我代表华夏物理学会,感谢大家来参加本次国际物理学会议。”杜恪环视一圈众人,缓缓开口。
  蓬莱系统早已经启动。
  国外学者的耳朵上都戴着由科大讯飞开发的同声传译设备,可以精确、实时将杜恪说的话,翻译成这些学者的母语。经过多年的改良,这一款同声传译设备,功能早已经强大到连方言都能识别,并有自动纠错能力,让跨国交流再无障碍。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修订标准模型。”杜恪说着,随手在面前的光屏上指指点点。
  这是蓬莱全息会议系统的一部分,当他操作好之后,所有学者面前桌子上,都同时出现了一块投影光屏。上面显示出一张便与标准模型的图表。
  “鉴于从去年开始,超级环计划不断完成高能撞击,撞击出大量微观世界的数据。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不断研究,在《未来》、《未来·物理》,以及Nature、Sce等期刊上,都有新论文在不断发表。标准模型已经到了需要改良的时刻,十分迫切。”
  虽然一手数据都在《未来》、《未来·物理》上首发,但是国外学者看到之后,随后引用并产生的新论文,就很少投在中文期刊上——除了海外华人,国外学者就没有会中文的。
  继续在光屏上指点。
  他的操作,也被其它光屏,真切传到每一位学者眼中。
  “胶子传递作用的性质……Majorana费米子的重新定义……磁单极的验证……电子三粒子的细分概念……夸克不可分割的证伪……这些都是我们此次会议需要讨论的内容。嗯,大家可以在光屏上点击相关题目,然后会呈列出所有的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没有客套与废话,在座都是国内外知名的物理学者,来的目的就是讨论科学。
  所以在杜恪说完开场白之后,会议就开始正式讨论课题了,一个一个大牛发言,表述自己的最新研究,以及自己能为标准模型补充什么内容。
  而杜恪则没有继续发言,他只是控制着圆桌会议中央的那块全息区域。
  那里旋转显示着一个由粒子构成的庞大复杂体系,是标准模型的3D效果图,每一次有大牛提供出足够修改的内容,杜恪都会在这个3D效果图上做一定的修改。
  比起平面影像时代的局限性,全息时代的显像技术,毫无疑问可以更加真实的呈现三维结构,呈现出人类可以想象的结构极限。
  标准模型也是经过好几次修订,才有了如今的标准3D效果图。
  “女士们,先生们,我要提出的修改意见,是关于轨道子的轨道位跃迁能量分布传递内容。”一名诺奖得主,开始了自己的发言。
  在早前的认知中,人类以为电子已经是最小的粒子,不可能再细分下去了。
  后来发现,电子可以发生电荷自旋分离现象,可以分为携带自旋性质的自旋子,与携带电荷的空穴子;也可以分为自旋子,与携带轨道位的轨道子。故此按照这个理论,电子可以分为三层结构,外层空穴子、中层轨道子和内层自旋子,由此对电子认识更清晰了。
  “我们都知道,电子并没有办法真正的‘看’到,我们总是会用电子模型理论来形容它,并且将它认为是一个一个电子,对计算有非常便捷的作用。”诺奖得主继续阐述,“只是电子究竟是一个基本粒子,还是一个特殊的物质运动?我对轨道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按照这位诺奖得主的理解,电子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粒子”,只是一种特殊运动方式,这个特殊方式产生了电子的特性,比如带负电荷、自旋1/2、具有固定轨道。当这个运动受到限制,它就会改变自身特性,比如说分裂出负电荷,分裂出自旋1/2性质,分裂出轨道。
  通过对轨道子的跃迁能量分布传递,可以更好地剥离出电子的物质运动效果,从而构建出电子在标准模型中的全新定位。
  杜恪眯着眼睛,一边听诺奖得主的发言,一边修改3D效果图。
  同时心里面是非常赞同这位诺奖得主的认知,因为对方已经涉及到物质运动这个范畴,按照杜恪自己的真空波理论阐释,电子当然是真空波的运动导致。波粒二象性本身就是物质层与能量层的交叉集合,物质与能量就像是一张细密的网,不断的交叉再分裂再交叉。
  当交叉时,表现为粒子,当分裂时,表现为波。
  粒子与波又再度干涉,最终结合成一个标准的粒子模型,但是具体细分开来,这种干涉又是可以一层一层剥离开,从而形成更细致的分化。
  比如电子,剥离了干涉之后,就形成了自旋子、空穴子和轨道子。
  故此。
  杜恪认为,这位诺奖得主的发言,就很适合写进自己即将书写的《真空波》这一划时代的物理神作之中。
  这样一想,他的嘴角便不自觉的翘起一点点弧线,心中颇有一种“天才英才入吾彀中”的豪迈,如今的物理学,可是他杜恪当家做主的时代。
  ……
  一连八天时间,全球物理精英,都在智慧空城上不断研讨。
  有时候气氛热烈的大家恨不得能载歌载舞,有时候气氛恶劣的大家恨不得拔枪互射,有时候又枯燥令人昏昏欲睡。但不管怎样,来自世界各地的两百多名物理精英,最终在杜恪的带领下,完成了对标准模型的修订。当一个相对完美的3D效果地图修改后,迅速对外发布。
  《未来》、Nature、Sce等顶级学术期刊,同时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了这一伟大成果。
  并将这一版标准模型,称之为杜版标准。
  而讨论了八天的物理学精英们,最终在不知道何人的倡议下,在智慧空城的观星台长廊上,挨排排坐集体合影留恋。毫无疑问,杜恪居中C位坐着,十五位诺奖得主分列左右陪坐,其他级别的学者依次排列,只能站着没有座位。
  咔嚓!
  照片拍出,迅速占领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
  小编纷纷把这张拍摄于2029年11月15日至23日,在华夏智慧空城召开的国际物理学会议上,二十一世纪物理学家们的合影照片,与1927年10月24日至2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五次索维尔会议上,物理学家们的一张黑白合影相比较。这是两个时代,跨度一百年的比较。
  老照片上,爱因斯坦、波尔、薛定谔、泡利、海森堡、狄拉克、居里夫人、普朗克、洛伦兹、德布罗意……二十九位科学家,群星璀璨。
  新照片上,两百多名科学家,唯有杜恪一枝独秀!
  ————
  求月票!chaptererror();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