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崇学他们都发现了胡圣的反常,靠过来,一同看向木盒中的东西。
“咦,这里还有纸条?”罗珊珊好奇的从玉石面具的盒子角落中,拿出了一个小纸条,便读了起来:“此玉面出自唐泰陵,乃为玄宗陪葬品,国宝也。”
杨明一愣,脑海中的有关信息和片段便涌了上来。
唐泰陵?玄宗?唐玄宗的墓!?
据传唐玄宗酷爱曲艺,后世梨园子弟更是把唐玄宗李隆基奉为梨园祖师爷,这个玉面具到底蕴含了什么信息呢?
玉面出自他的墓地,难道是他墓中的陪葬品吗?唐泰陵不是现代被发现和命名的吗?民国时期有唐泰陵的说法吗?为何我现实中的记忆,和剧中世界的认知,出现了混乱了?
还有,我记得剧本里虽然有宝物众多,但没有特意提到那件国宝级的文物是从唐玄宗的墓中发现的玉面具吧!?
他十分确信,剧组准备的道具中,也没有面具类型的道具!
难道是剧中世界的情节发展,已经偏离了现实中剧本的原先设定!?
无数念头闪现过他的脑海,他想从罗珊珊手中拿过纸条再核实一下这条信息,却愕然的发现罗珊珊手中并没有什么纸条。
再看向自己的手中,那个木盒玉面具也已经不见了。
他愕然的抬头看向李崇学、连长和身边的人,发现大家都奇怪的看着他。
“贤侄,你怎么了?一副活见鬼了的样子?”李崇学皱眉问道。
杨明惊讶道:“玉石面具呢?紫檀木的盒子呢?”
李崇学一脸茫然的摇头:“什么紫檀木?什么盒子?什么面具?”
杨明觉得难以置信,又转向罗珊珊:“珊珊,你刚才的小纸条呢?不是说:此玉面出自唐泰陵,乃为玄宗陪葬品,国宝吗。”
罗珊珊奇怪的摇了摇头:“没有啊?我没这么说啊!我只说,哇好多宝物啊!”
杨明愣住了:“宝物里没有玉石面具吗?”
连长面色一正道:“本连长亲自监督,无人敢私藏宝物,但未见过什么玉石面具,所有宝物都在这里了,胡少爷你自己看。”
搞什么!?在剧中世界出现幻觉了我?
刚才那么真实的看到那个紫檀木的盒子和玉石面具,可怎么都变成了镜花水月梦一场?
杨明彻底懵逼了。
但再怎么想不通,剧中世界的情节还要继续。
既然玉石面具的出现只是惊鸿一瞥,那自己也没必要太过追究,总之先静观其变吧。
心里这么想着,杨明便也渐渐心安,注意力重新回到了胡圣这个角色的身上去了。
剧情还在按照剧本的设定进行着:
这次顺利保住了国宝流失后,李崇学和罗珊珊打算不日启程返回上海。
在离开前,秦玉兰竟牵着罗珊珊的手来逼问胡圣心意。
罗珊珊虽然俏脸通红,但显然这次逼问,是秦玉兰征得她的同意后才施行的。
胡圣顿觉头痛,不过确实如自己妻子秦玉兰说的,身为男儿,总得有所担当,不能一直钓着人家黄花大闺女玩暧昧,会耽误人一辈子的。
想到这里,他便也大方承认了自己确实也中意罗珊珊这件事,同时他也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那便是罗钢。
罗珊珊不假思索道,这件事可以放心,交给她即可。
话说出口后,罗珊珊才觉得自己一个女子,这么说岂不相当于承认了着急嫁给胡圣的心思?当即羞得脸更红了,引得李崇学、秦玉兰等人大笑不止。
不过罗珊珊羞着羞着也就习惯了,总算在离开前把心结打开,她也可安心的回上海了。
李崇学也找胡圣进行了一次单独谈话。
李崇学认为以胡圣的为人、才气和能力,实在应该加入自己的队伍,为救国尽一份心意。
不过胡圣再次婉拒了他。
经历过这次守护国宝的事情,他的心境已然发生了变化。
他告诉李崇学,自己只是一个茶商,只想安心做好自己的胡家养生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华的绿茶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坚守好自己的一方阵地,这何尝不是另一个卫国保家的战场?
同时胡圣也表示,他相信李崇学他们的努力不会白费,所以,虽然他的人不能成为李崇学他们的同志和战友,但他胡家茶行却会在经费上全力支持李崇学他们的革命事业,以聊表心意。
李崇学听完大喜,双方约定后,便告别了。
时间流逝,才短短半年后,罗珊珊就靠着软磨硬泡说动了她的父亲罗钢,带着丰厚的嫁妆,风风光光的从上海滩出发,嫁到了安徽XN县。
于是胡圣和自己的两个妻子秦玉兰、罗珊珊一起,过起了安逸的茶商生活。
而后不久,中国大地进入了多事之秋。
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中国大地上发起了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但是当这个新兴的共和国如襁褓中的婴儿般亟待呵护之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同年,RB国和D国为了争夺在中国的利益,相互开战,RB国占领D国全部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RB国借机向袁世凯提出了“二十一条”,这丧权辱国的协定被媒体公开后,顿时激起了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
1915年底,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复辟帝制,终因违背民意和历史发展的潮流于次年取消帝制并死于疾病。
再接着,革命党、北洋军阀、保皇派各自登上历史舞台上演着喧嚣的戏码,全国各地各省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境地,给中国的人民和百姓带来了更加深重的苦难。
1917年,北洋政府向德国宣战,中国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
面对波涛般汹涌的局势,胡圣身为一名商人,也只能恪守本分,以免被乱局所祸。
但罗珊珊的父亲罗钢,因为身处上海滩这个风暴的中心,难免受到波及,各路势力都来拉拢他,行事时也难免使出威逼利诱的手段。
罗钢凭着多年经商的敏锐嗅觉,预感到很长一段时间内,华夏大地上将再无宁土,便果断变卖了家产,带着女儿一家往海外避祸去了。
哪怕身处海外,胡圣也从未忘过故土,不时向仍在国内苦苦寻求革新之路的李崇学提供财力支持,为中华崛起和民族新生出了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