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大梁世子殿下 / 第五章 生息殿

第五章 生息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萧狄放下筷子,“皇叔支会一声便好,何须这番,若在礼部遇到五皇子,他与我也是表兄弟,自然会相互照拂。。”
  宝王爷笑眯眯的说到,“小狄,你这话可就说早了。”
  萧狄不解,“皇叔何意?”
  宝王爷缓缓一笑,“你认为,礼部会让你登堂入室?”随后又揶揄的看向了萧狄,说到,“礼部最是守礼清贵之人,相对于他们,小狄,你可是个异类!”
  礼部,清贵之地,世称清水衙门,代表的是靖国文人的颜面,以萧狄是浮云楼常客来说,礼部尚书周亭仪同意萧狄入礼部,只怕上一任的礼部尚书李骞要从棺材板里跳出来。
  此时皇宫,生息殿。
  靖国的议政堂又称生息殿,是上一代宣武皇帝所设。
  靖国是勇武之国,立国不过百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南征北战,到了宣武帝这代,国库空虚,且天灾横出,为了让国力强盛,宣武帝减免赋税,且消减部分军事活动
  然而靖国底蕴不足,即便推行政令,见效依然缓慢。
  一日宣武帝闷苦之际,便将原本的议政殿改成了生息殿。
  此时的晟帝正坐在生息殿中出神,他的两边坐着为靖国奉献一生的四位臣子。
  从左到右依次是,中书俞仲,侍中曹博,左仆射杨能,右仆射吴通安。
  俞仲注意到晟帝走神已经有一段时辰了,那片奏章已经许久未曾翻动了。
  生息殿事务繁忙,晟帝以勤政著称,如此分神已是少见了。
  所以俞仲拱了拱手,“陛下,可是有心事?”
  俞仲一出声,其他辅臣放下手中的笔,看向了晟帝。
  晟帝被打断了思绪,放下手中的奏章,叹了口气说道,“朕确有心事。”
  俞仲和其他大臣相互看了几眼,但话题是俞仲提起,自然只能让俞仲来接,“陛下,不妨与我等商议。”
  晟帝叹了口气说道,“几日前,定王世子萧狄向朕禁进言,可让天下文人齐聚大梁。”
  众所周知,晟帝的心病便是靖国文才稀少,无才治国。
  而今那不靠谱的萧狄如此一说竟然引得晟帝心神大乱。
  皇帝忧心便是臣子无能。
  俞仲四位大臣连忙起身跪在一旁,齐口称道,“臣等无能,还请陛下怪罪。”
  都是跟随自己的老臣,晟帝抬手,“你们这是作甚!快快请起,诸位为我靖国操劳一生,岂可这般。”
  晟帝旁的太监赶紧碎步上前将俞仲扶回了座位。
  众人坐回后,左仆射杨能斟酌用词之后说道,“世子此番虽得了七绝,但是众所周知定王世子顽劣,他的话陛下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晟帝听了并不觉得意外,实际上晟帝如何不知定王世子多半是黄口之语。
  只是他太想了,太想靖国有齐国那样的文治底蕴。
  到底,是自己太过急迫了,唉……
  晟帝心灰意冷,但面上维持笑意的说道,“杨卿言之有理。”
  然而这是俞仲却捻着胡子笑了笑,“世子虽顽劣,但是老朽亦听说过世子幼时伶俐机智,当年夺席一战,世子可是魁首。”
  杨能慢条斯理的押了口茶,“只可惜,萧世子荒废才华,误入歧途。”
  晟帝听后也是紧缩眉头,缓缓道,“世子尚幼,如此德行也是宫教不严,且人尚能有过,其贵能改之。”
  晟帝话中的袒护之意众人听的清楚,
  杨能心中微微一凝,“陛下所言甚是。”
  如今世子在文坛取得成就,陛下自然会另眼相待。
  晟帝随后又叹了一口气说道,“不过杨卿所言却之有礼,世子顽劣,若无约束,岂不荒废才华,众卿怎么看?”
  众大臣左看右看,陛下这意思是?
  俞仲捻须垂眸细思,陛下早有让世子入朝的打算,如今却不点名说破,又是为何?
  难道世子入朝一事有些棘手?
  不应该,世子虽名声难听,但到底是皇亲贵族,丢入朝中任何一个司部都有人为之攀附,为世子所用。
  难道是世子要去什么了不得的司部?
  俞仲心思精如狐狸,面上却云淡风轻,为了防止晟帝一人独角戏。
  俞仲恭手道,“不如替世子在朝中谋一个职位,历练一番,沉淀心性,再委以大任。”
  老狐狸,这事儿你不是早就听说过了吗?
  晟帝斜瞅了一眼俞仲小老头。
  不过话都递过来了,晟帝不好不接,“那俞卿看,将世子入何司部合适?”
  俞仲面不改色的将球踢给尚书省杨能和吴通安,“回陛下,杨大人与吴大人不是一直说六部缺人吗?”
  晟帝笑眯眯的将目光转向了左仆射杨能和右仆射吴通安。
  杨能和吴通安互看一眼,决定先探探口风。
  杨能干咳一声说道,“不知陛下属意哪部府司?”
  这些老家伙,一个比一个精!
  晟帝脸色微沉,“你二人管辖六部,竟也问朕这种问题。”
  看来陛下有意将世子派入六部,只是等着他二人张口,只不过六部二十四司官职众多,也不知陛下到底属意哪部?
  思来想去。
  杨能和吴通安对了一下眼色,“陛下息怒,世子身份贵重,臣明日上个章程请陛下过目。”
  晟帝点了点头,“记住,定王不日出征,要让他远去无忧。”
  皇帝不做主,却让定王出主意?
  这又是什么意思?
  出宫的路上,杨能左思右想,满脑子的没有头绪。
  揣摩圣意是个技术活,揣摩对了没事儿,错了,要掉脑袋。
  杨能微微有些头疼,转头看向吴通安,却瞧见吴通安老神在在,似乎并没有什么忧愁。
  便道,“吴大人可是想好了世子殿下的去处。”
  吴通安年长他许多岁,看事也通透些。
  吴通安挺着将军肚捻了捻胡须,笑道,“杨大人,这事你我可不必插手。”
  杨能眼睛一亮,恭敬道,“可否指点?”
  吴通安笑了笑说到,“世子入朝按照规矩来说需要亲王与宗正报备,选家中元老举荐,而如今定王世子声名皆有,自然就省了这步,定王可直接找到陛下,由陛下下旨告封,而陛下将这件事推给我们,自然是不同意定王的建议,但是又不好直说,便说让定王无忧,如今定王虽是亲王,但是却属兵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