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西游之混世通臂 / 26 离经叛道

26 离经叛道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人参果树下的地洞中。
  镇元子手指不安的来回敲着麈尾,双眼不停的斜瞅着颖空。
  可在颖空的面容中却只是一片宁静,丝毫没有任何焦急,也无失望之意。
  眼见将凡距离玉真观越来越近,镇元子终于忍不住对颖空提醒道:“再不管,可就来不及了。”
  然而颖空依旧未有任何言语,只是做闭目状。
  镇元子面有不解道:“你究竟知不知道,那道门意味着什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一旦回头,踏上彼岸,如何再教他重新归来?”
  “你若是实在不方便出手,本座代行一次也可。大不了本座将其收入门下,护他在五庄观,专修乾坤意,也免得浪费了他的天赋。”
  这一次,颖空终于有了反应。
  但他却只是摇头叹道:“若他心意已决,又何必强求?需知,此非正道。”
  镇元子心知此事是因他而起,彻底的好心做坏事,因此比颖空还要着急,不禁连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就眼睁睁看着他进去,什么都不做?”
  颖空低头沉吟少许,最终道:“再等等吧。”
  另一边。
  金顶大仙站在玉真观观宇门旁,将扇门彻底让了开来。
  前门后直接穿过观宇中堂,通向后门处。
  而后门也不知何时被彻底打开,露出其后之景。
  祥光五色,瑞蔼千重,佛祖圣境,灵鹫高峰。
  将凡心无旁念,眼望灵山,一步一步,向前门走去。
  短短路途,不过几步之遥。但将凡却好似走的极为艰难,且亦是十分缓慢。
  金顶大仙不语,只是默默看着。
  终于,伴随着最后一次步伐的迈出,将凡走到了玉真观门前。
  金顶大仙眼看他踌躇不前,不肯迈出最后一步,忍不住出声喝道:“此时不进,更待何时!”
  这一声猛喝,惊得将凡立马抬起一只脚。
  但却,也让他的心思渐转清明。
  将凡维持着抬步的姿势,转头看向金顶大仙,忽然开口问道:“进入何处?”
  “嗯?”金顶大仙微微皱眉,但还是答道:“观门之内。”
  观门......
  观门......
  将凡脑中思绪忽然如同声过雪山,迸发开来。
  随之,脚步轻移,悄悄落地。
  但非是向前一步,而是就此停了下来。
  并且立身不动。
  “哦?”金顶大仙心感有趣,对他问道:“明明只差一步,你却为何停步不前?”
  将凡缓缓摇头,道:“明明坐落灵山脚下,但前辈为何不曾证佛,却只是开道观,做道士?”
  “明明五蕴皆空,但为何却要天生五蕴,教众生受苦,生死幻灭,轮回不止?”
  “明明一切皆为梦幻泡影,但为何却要泡影存在,教众生皆生于泡影之中?”
  “需知,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
  “若五蕴皆空,岂不是教开天辟地之理,视作糟粕之物,化作不敬天地之嫌?”
  “佛法,究竟是皆离万般苦?亦或是,本就为离经叛道言?”
  “若以天地为理,佛门,便非是正法。”
  “于我而言,非正法,便是不可行路。”
  “若此时心有存念,便为真我。”
  “那我,便不想成佛。”
  待语毕,将凡忽感思路开明,脑中清晰无比。
  佛门,五蕴皆空。
  此五蕴,可谓是教佛陀放下一切,三界唯心。
  若真是如此,天地开辟,在他们眼中又能如何?
  终究不归本质罢了。
  如此念想,怕是连天庭玉帝,玄门道祖都从未放在眼里。
  一切只因,五蕴皆空。
  怪不得,会有玉真观坐落灵山脚下,行使监督。
  想必,也是因为此理了。
  而在听到将凡的这席话语后,金顶大仙微微扬眉,他探头探脑的向后门瞄了一眼,随后对将凡悄声问道:“你知不知道,这里究竟是何处?”
  “嗯?”将凡先是略感疑惑。
  可没用几秒,他的双腿就吓得直接开始左右打颤!
  玉真观前,灵山脚下!
  诸佛地界!!!
  “我......我......”将凡想到自己刚刚说的那些言语,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满身不停冒出冷汗,口齿不清,连话都说不完整。
  金顶大仙险些失笑,对他挥了挥手道:“趁着佛门还没来收拾你,赶快走吧。”
  将凡连道谢都忘了,立马就要驾云逃遁!
  “诶!诶!反了!那里是灵山!”金顶大仙伸手将他的身子转了个圈,道:“这才是你来时的方向。”
  将凡连忙拜谢,随着心中乾坤意,起身跃起,翻了个跟头,就此远去。
  金顶大仙嘴角含笑着望着将凡离去的方向,心中对他的速度略感啧啧称奇。
  随后他又回身远眺了一眼灵山,转而有些不解的低声喃喃道:“如来,为何会放此子进来?”
  另一边,地洞中。
  镇元子摇头失笑:“在灵山脚下,骂佛门非正法。依我看,你这徒弟惹祸的本领不比你低,你还真是收了个好徒弟啊。”
  颖空依旧未曾言语,但嘴角还是微微翘起,略显笑意。
  “哦?”镇元子挑眉道:“你还知道欣慰?会笑?”
  颖空摇头道:“我非是佛陀,见五蕴尚不为空,如何又不会心有所感?”
  “七情六欲,虽为杂念,但却也为天赐之物。在贫道看来,不过只是同为一条行路罢了。”
  “众生皆行此路,贫道又如何行不得?”
  镇元子沉吟少许,对他问道:“你提前就知道这个结果,所以才不愿插手?”
  颖空摇头道:“这怎可能?需知,人心最是善变,最为无常。否则,又岂会有三教并立,存于世间?若人心可测,又岂会有万般种种,诸多事宜?若能提前预知人心,众生怕是早就同为一心,归于一方了。”
  听闻此话,镇元子蹙眉道:“那刚刚若将凡真的走向那条路,你打算怎么办?”
  颖空微微一笑:“怎么办?”
  “当然是去西天,会诸佛。在玉真观前,将他重新拉回来。”
  镇元子疑惑道:“可你之前不是说,不会强加己愿,全由众生自己抉择么?”
  颖空摇头道:“若是仅仅行他路,我自不管。”
  “可他终归是我的弟子,如今我路尚未行完,又有先前拜师承诺之言,如何能教他改路而行?”
  “如何行路,我不会肆意干涉。”
  “但需得是我路,才可行。”
  说罢,颖空闪身离去。
  独留的镇元子不禁摇了摇头,咂舌道:“搬弄是非,颠倒黑白,万法皆空,唯留真我。”
  “好一对离经叛道的师徒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