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阎浮寻道 / 第六十章 说剑

第六十章 说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宁尧臣闭上眼睛,漆黑空间,只剩下其与一柄剑,相对而立。
  面前这柄剑,他感觉很熟悉,但他确定不是他的剑。
  剑的制式古雅,剑穗的色彩已经消褪,但剑锷如寒霜。
  乍然,斜对面,从不可思议的角度刺出一剑。
  来得好!
  伸手,拔剑。
  剑如臂指,很好!
  手一抖,深入骨髓的剑招本能施展出来。
  ~~
  宁尧臣依旧紧闭双眼,四周安静得很,猛然间睁开眼,并无异样。
  明月已是当空。
  这一悟,时间稍微有点长。
  不待宁尧臣说话,有苍老声音传入耳中。
  “宁尧臣,你这一闭眼,就过去半个时辰了。这剑,你是想怎样学?”
  宁尧臣愕然,环视周围,视线停留在盘膝而坐、长剑横在膝上的陆廷之,抛去一个询问的眼色。
  见后者回以点头,宁尧臣挠了挠头,第一次生出汗颜无地的神情。
  “好了,别一脸的不好意思了,看好了。”
  又是一声咔擦,一根树枝悬在宁尧臣身前一丈处。
  “直面!接下它!”
  顿了顿,苍老声音似是犹豫地说道,“但如若你接不下,就不要硬撑。”
  陆廷之、赖大宝疑惑不解,分明是根树枝,能有多可怕?
  却见宁尧臣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苍老声音不再解释。
  树枝缓缓刺出,树枝上并无附着剑气,但宁尧臣如临大敌。
  剑势很慢,但这一剑仿佛有无穷变化,却又完全没有变化。
  这剑,挡不住!接不下!
  宁尧臣生出一股无力感。
  这一剑与宁尧臣的距离,差之何止毫厘,但仿佛要刺入他的胸膛,洞穿他的喉咙。
  危!
  这一刻,宁尧臣很想听从前辈的训导,遁去几里外。但念头才生出,宁尧臣硬生生止住这股念头,按捺住拔腿而逃的冲动。
  这一退,一身心气就没了。
  练剑十余年,剑已如呼吸一般。
  宁尧臣心跳加快,眼睛发光。
  他的人变了。
  一种无坚不摧,不可抵御的意气出现在他眼睛里,出现在他的身上。
  剑气在他身上,也无处不在!
  宁尧臣的动作简单而笨拙,但李奕眼睛里却也发出了光。
  右手捏剑诀,人如剑,右手也便是剑。
  一剑刺出。
  树枝停止在宁尧臣身前半尺之外,遽然化作粉末,霎时随风消散。
  即便树枝烟销灰灭,是李奕与宁尧臣的共同作用。
  但宁尧臣若是手中持剑,这一剑刺出,是什么样的光景?
  苍老声音带着一丝满意与赞叹的意味,“万剑在侧,不如一剑在手,练就一种剑意,才是真正的练剑。”
  “原本我有点害怕,夺走你手中剑,还不了你意中剑。看来,是我多虑了。”
  “那接下来的,也就算不得是拔苗助长了。”
  宁尧臣真想嘀咕两句,但想了想,最终显出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只是发现陆廷之与赖大宝蓦然看向身后,宁尧臣猛然转身。
  远在不知几丈远的河面上,有水滴串连成线。
  如青龙出水,跃然河面之上。
  只是几息时间,宁尧臣又扭头看向身侧地面,有黄叶汇聚成剑。
  如黄龙出土,席卷而来。
  二者裹挟着惊人剑气,无上剑意。
  宁尧臣霎时苦着脸,‘前辈,这没法学啊。’
  要知道,武功练至先天境界,的确有种种不可思议之效用,譬如真气护体、隔山打牛、踏水而行,甚至可以达到“隔空取物”的神奇效果。
  但隔空取物只是利用收放真气的简单应用,绝对做不到如此这般御物于无形,更别说把自身力量赋予物件。
  眼前这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高人前辈,已然不是江湖武人这般简单了,已是传闻中的练气士或者修士。
  此招还真是拔苗助长。
  但宁尧臣毕竟是世俗武人,对修行一途知之甚少。
  这操纵外物之力也有几个境界,此处当然是不算武功范畴的隔空取物,其分别是:御物、御器、御形。
  所谓御物,是以神识感应万物,摆脱躯体四肢的桎梏,直接驱使外物,为我所用,相当于人神识的延伸。
  于普通人而言,直接受神识控制的,唯有自身躯体,而御物则不同,神识所及之处,法力可御之物皆可御使。
  当然,一身不可二御,御物只能御使无灵之物,即只能御使死物而非活物。
  御物之上,是为御器。御器与御物不同,这器特指法器。
  飞剑便是法器一类。
  法器一般以天材地宝炼制而成,炼制之后,要想如臂使指,还需祭炼,一如李奕祭炼蚍蜉剑。
  所谓炼器,“炼”中有火。火者,于人体而言,是为心也。祭炼实则是以心念之力加以炼制。
  祭炼过后,方能发挥法器的独有妙用,使法器能够发挥原有的威力。至于各门各派法器用处不一,祭炼之法也不同。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御器再进一层,是为御形。
  有圣人于《大宗师》一文描述到,“大块载我以形”,是为以天地山河百川寄托我。
  此处切勿与御物相提并论,并非御使山石与水流,而是法天象地,当然此境已至初窥天人之境。此处也暂且按下不表。
  李奕的顾虑也是对的,此前未曾直观了解武功境界,若是一股脑把其认知的剑道展现与宁尧臣,其中差距犹如鸿沟,必然给其留下阴影。
  此番已然知悉其一身剑术剑心剑意有所差距,但也勉强可以尝试去接触更高的东西了。
  虽说得益于其门派,宁尧臣剑道剑术比之其他江湖中人高出不只一筹,但在武道一途,也不过才行至一品之境,刚刚提炼出一口真气。
  但要成就先天高手,还是有一段距离,待气若蛟龙,才算登堂入室,真正踏入先天之列。
  而先天高手方有隔空取物之能,当然他此时也是能隔空取物的,但要凝水成线、聚叶成剑,终究是做不到。
  区区一介炼精化气的修士,也能耍得一手隔空取物,在武人面前却宛如天堑,难以成就。
  当然,武人的体魄,也非是炼精化气的小小修士能够比拟的。
  武人的下限低,修士的上限高,个中区别与妙处,自然不言而喻。
  宁尧臣的苦楚,李奕自然能想到。
  一五一十,李奕将崔静玉、顾静好此前传下的,御剑术当中关于御物之法,仔仔细细用法音给宁尧臣讲述了一遍,陆廷之也得有传授。
  宛如洪钟大吕,敲在二者的心弦上。
  时光似一旁河水,缓缓东流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