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醉枕江湖之书生剑 / 第四章 十五话初一

第四章 十五话初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回忆自己的前半生,普通而又平凡。
  平平淡淡,就和这太极拳一样,很舒适,同时也没有表现的太过于强大。
  太极剑就似乎有点动摇了他心里的底线了。
  李上元非常纠结,坐在院里的石凳上,来回翻看了好几遍太极剑的招式内容,甚至已经到了可以在脑海中推演的地步,却仍是没有打算上手的念头。
  他开始寻找下一篇目,李父说的很对,出门在外,人心难测,总要学个一招半式应付可能遇到的危险,初一也不止一次这样对他说过同样的话。
  想到初一,李上元的脸上不禁挂起了一丝浅浅的笑容。
  他的这个干妹妹,打小就是个跟屁虫。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她陆子衿,乳名初一,没有其他特别的原因,就因为李上元乳名唤做十五,她就哭着吵着要所有人都把自己的乳名唤做初一,因为这样可以和李上元更加亲近了。
  说来也怪,初一上面还有一个亲哥哥。
  她的亲哥哥是一位使剑的武学奇才,在紫山府一带名气颇高,甚至一度超过了他的父亲,紫山府知府陆培松陆大人。
  可纵使这样,初一对他亲哥哥的感情还是没有和十五处的深。
  陆家和李家也是打曾祖父起就是老相识了,换句话说可谓是世交。
  李上元两榜进士出身的曾祖父满腹诗书,对陆家的祖上帮助很多,曾经让他的祖父和初一的祖父一起读书来着,偏偏祖父不喜读书,然而值得欣慰的是,陆家出了一位进士。就这样,经过两代人的不懈努力,换来了今天的成就。
  陆家和李家迁来紫山府的原因大同小异。
  他们这一脉是从长安南迁过来,其间的种种缘由不得而知。
  而陆家祖上则是由于黄河发大水之后导致饥荒,因此逃到了江南道。
  楚朝打下天下,定都京城之后,将中土依据前朝的行省区域划分为七道。
  紫山府则位于江南道西南境的一个小地方,因紫霞仙山而得名,算是江南道西行连接山南道的一处偏隅之地,因为道路全被险象环生的山峰给隔断。
  断了路,也就是断了商。
  李家的产业大都是布局在江南道东边偏南的富庶之地,例如苏州府、扬州府、杭州府等沿海一带,近些年都是以丝织品的倒卖为主。
  六书之一《望庐山》,修眼扶龙望气,修的就是人的‘精、气、神’。
  这是可以直观的从外在表现出来的气质,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李上元对‘六书九曲五十四式’的研究也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了,至今还是没有弄明白《将进酒》,练舌诡辩阴阳的意思。
  也没有一个可以请教的人,自打祖父驾鹤西去,这本‘六书九曲五十四式’可以说在他手中已经算是断了一大半。
  心里实在是羞愧,他又想到了那一句修身的诗句。
  大致的重温了一遍《行路难》,一到九曲的篇目。
  《行路难》,九曲纵横篇,对境界的解释,说的就是‘青莲居士’的这句诗。
  高深莫测,晦涩难懂,没有一定的经验阅历,怕是难以知其深意。
  李上元还是不太甘心,他就不相信除了太极拳之外,就没有其他简单的招式了,沉住气又从头到尾的翻了个遍,最后还是决定可以尝试练习‘太极剑’。
  他伸了个懒腰,收起了木盒,腼腆的笑道:“红锦,你还是替我好好看着吧。”
  “好勒,少爷。”
  红锦热衷于此事,搬过圆凳坐到了东厢房的通道口。
  坐下没多久,就看见仅一墙之隔的庭院外,在回廊式的走道内,一道倩影步伐轻快的走来,红锦细细的打量着几眼,回头喊道:“十五,初一妹妹来了。”
  说话间,那道倩影便已经落入了瞳孔内。
  速度的确是很快,李上元手忙脚乱的收好了‘青云’短剑之后,这才笑吟吟的迎了上来,“你怎么来了,刘管事也不打声招呼?”
  “你家刘管事跟着世伯去了知府衙门。”少女握着剑,没好气的冷哼道。
  “我爹去了衙门...”他琢磨了些许,轻声笑道:“嘿,小丫头,哪里学来的阴阳怪气,倒像是要责怪起我来了。”
  李上元拉下脸来,往后退了几步,坐在了石凳上。
  那少女怒意未消,脸色颇为不愠,却偏偏又是好看极了,肌肤吹弹可破,分明是在生气,样子却是讨人喜爱。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垮笼香雪。
  初一穿着桃红色的襕袍衫,中性化的打扮,干净简单。
  她‘啪’的一下将手中的宝剑摔在石桌上,身子一横,怒目圆睁的盯着他看。
  “初一啊,你今个到底是怎么了?”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作不知?”
  初一鼓着腮帮,目光中仍是带着几分敌意。
  李上元摇了摇头,十多年来的相处,他早已经摸清楚了初一的性子,微微仰头叹气一番,酝酿情绪:“初一啊,我这大病初愈,你就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咳咳,哥哥我就心寒了。”
  “我...”初一耐不住性子,瞬间急眼了,“我...我这不是有事给耽搁了吗,你瞧,青云哥,你大病初愈后我就马不停蹄的赶来看你了。”
  “如此甚好。”
  李上元一副奸计得逞的样子,眯着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看着初一脸色通红,一直红到了耳根子处,这才舒了口气,“罢了罢了,知道妹妹最近很忙...”
  “忙什么呢?”
  初一提了一口气,怪嗔道:“不告诉你。”
  她转动着眼珠,卯足了劲:“对了青云哥哥,听说你不想读书了?”
  三言两语就直接进入了正题,这丫头果真是为这事而来,可是她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思来想去也就只有一个原因,我爹去知府衙门时,说漏嘴里。
  大概是故意而为之,好让着帮衬一二。
  “咳咳...你就是为了这事而来,我还以为你真是来看我的呢?”
  他撇了撇嘴,幽幽的开口讲道。
  “这个...”初一讪笑的挠着额头,忙问道:“哥哥莫不是生气了?”
  “十五怎么会生气了,初一妹妹啊,你问的这个问题,少爷也正头疼着呢,所以不好回答,你就放心吧,只是暂时搁置一段时间。”
  红锦在一旁帮衬的讲道,给初一到了一杯水,“这么急着赶来,累坏了吧。”
  初一吐着舌头,咕噜一口灌下去:“还真别说,我在衙门听到世伯讲到这事,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就赶了过来,青云哥哥,你吓死我了。”
  李上元深吸了一口气,起身舒展筋骨:“下一次乡试是在三年后,现在说这些也决定不了三年后的事情。”
  “那倒也是,我听世伯说,让你跟着去学经商?”
  初一表现的很惊讶。
  “怎么,瞧不起?”李上元瞥了她一眼。
  他在初一面前有着与生俱来的傲气,谁叫初一是追在他身后,‘哥哥长’、‘哥哥短’的叫着长大的呢,十五所做的一切在初一看来,都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且轻而易举的大事,只有十五想做与不做,从没有成与不成之说。
  “没有没有。”
  初一连忙摆头,双手交叉缠绕着,局促不安。
  “这是我哥说的,不知道抽了什么疯,难得去了一趟衙门,正好就撞见了世伯和父亲在堂中议事,说到了你的病情,还有接下来的打算。”
  “元宗兄啊...”李上元思索着,也不知道初一想表达个什么意思,便岔开了话题,笑吟吟的讲道:“元宗兄近来可好?”
  “好是好,就是闲着没事干,想法设法的要把盘踞在清风岭的一伙响马缉拿归案,正筹备着准备进山呢。”
  初一撑着脑袋,看着十五的眼神中,满是喜色。
  “头脑简单...”李上元嘀咕了一声,似乎想到了什么:“等等...让我好好想想,我生病之后,你是不可能不来看我...”
  李上元目光稍有一滞,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你也打算跟着你哥进山是吧?”
  她就像是被十五看穿了一样,初一腼腆的笑了笑,仰着脑袋,没有半点隐瞒,俏皮的讲道:“青云哥哥真聪明,我的确是想跟着进山来着,可是我哥这蠢蛋不让去,所以我只好计划着,打算先斩后奏,在他们进山的必经之路上等着,到那个时候...”
  “到那时候,元宗兄左右为难,只好认栽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很快便吐了出来:“我这算是哪门子聪明,三次乡试未中,简直是愚蠢到顶,倒不如元宗兄逍遥自在,可一展鸿鹄之志。”
  “少爷,您可千万别这么说,人各有志嘛。”
  红锦赶紧给初一使着眼色。
  “是啊。”初一拉过十五的衣袖,将他按在了石凳上:“坐下,快坐下吧,我也不去了,就让我哥那蠢蛋自己一个人闹去吧。”
  李上元被初一给逗笑了,他摇了摇头,面露若有所思的惆怅之色:“元宗兄乃武学奇才,区区一伙响马还奈何不了他,不过你就不要去凑热闹了,太危险。”
  “初一记下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