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砚王传说 / 第一回 杨家老三限日雕奇砚 邹家伙计追凶丧血山

第一回 杨家老三限日雕奇砚 邹家伙计追凶丧血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
  (帮腔)萧萧易水寒,奇石出北岸啊……哇!
  杨家做寿礼,
  邹家雕奇砚!
  夜半浓雾起,
  奇石也不见了踪迹。
  丁伙计拼死报主恩,
  (帮腔)命丧在了三里外啊……哇!
  ……
  ——康雍年间高腔艺人德长贵所创易州高腔唱词片断
  现在,天还不到二更天,雾却浓得已经化不开了。也正像一头庞大的怪兽一样,在一点点吞噬着状如卧牛般的易州城。
  现在,它已经漫过布满褐色苔斑的高大城墙,带了“嚓嚓”声响,正向城中汹涌而来。喧闹了一天的易州城,此时此刻,更像一个刚刚从女人身上翻滚下来的汉子,软在那里,一动都不肯动。
  就连平日最热闹的几个去处,毓秀街上的会仙楼,琥庙前的惜春院,耳朵眼街的藏春阁,还有小北关的聚春台,此时门前也了无人迹,只有悬挂在门额上方的红绸灯笼里,鬼火一般透射出那么一点点冷漠的微光。细听,隐约才能够听到几声淫荡的笑声从它们的深处传来。
  现在,我们说,意外还没有发生,一切还仍如往日般那么平静。位于里仁街
  邹家中院的上房里还亮着灯光,同样暗淡而平静。现在,天明还仍停留在爷爷邹允常的房里,从他那张俊朗而白皙的面庞上,我们看到的,也全是平静的表情。
  现在,是的,现在,他已照顾着年迈的爷爷慢慢躺下了,两只手也正极小心地将爷爷的一头花发往一起拢,并用预备在手头的一段段红绳在扎牢着,借着放在长条桌上的那盏豆油灯光,如果仔细瞧,我们还会发现,他那双黑眼仁显得格外多的眼睛里,甚至还透着那么一点点兴奋。只不过这点兴奋,他是不愿让爷爷见到的。
  也就在今日前晌儿,有主顾送来一块二尺见方,高也有二尺的奇特紫翠砚石,用整整一百两银子,要他和老丁雕刻成一方砚台。天明见了,倒还没说什么,老丁的两只眼睛却全直了,也顾不得理会工钱大小,几步上前,抚摸着那方石头就是半天没有撒手。
  “好料!”半响儿,老丁又大声称赞一句。
  天明见了,当时心中也是一阵激动。应当说,这样的紫翠大砚料,他也是第一次见到。不但大,关键还在砚料的奇特无双。
  说它奇还奇在,就见二尺见方的砚面上,不但有规律地散布着许多成双成对的石眼。每对石眼小到瞳(中心黑点),大到晕(瞳外围多层深色圆圈,有十层之多),还一模一样。尤其那些晕,每一对是几层都是几层,不差分毫,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说老丁两眼发直,应该也是直在这里。要说百年一遇,这样的砚石,怕是一百年都难遇到一次。
  而之所以把这件事背着爷爷,还是因为送来砚料的主顾也不是别人,用爷爷的话讲,正是邹家世代仇人——易州城头号大财主杨家。当然,也不是爷爷最视为仇人的杨家太爷杨同年,而是他的长门排三的孙子杨守仁。
  此时,见老丁一脸失态模样,一旁的杨守仁不由抿嘴一笑。
  紧接着,他告诉老丁,说这方砚石是他花五百八十两银子专门从塘湖肖家买下的。如果邹家能够雕刻出一方上乘砚台,再能够让邹老太爷,也就是天明的爷爷邹允堂,在砚台上雕上一幅群燕登枝图。赶在腊月二十一,他爷爷杨同年八十大寿当日,能让他当寿礼献给爷爷。他也愿再付邹家五百八十两银子。
  这个杨守仁,要是说起,虽是邹家仇家的后人,从小与天明一同在棠荫书院读书,天明自是与之再熟悉不过。也同样有着与天明相仿的年纪。只是两人境遇有所不同的是,邹家中道衰落,如今的天明只能跟着伙计老丁靠制些砚台,贩卖些笔墨纸张过活,而杨守仁在日渐兴旺的杨家,不但是杨家“守”字辈中,最受爷爷杨同年宠爱的一个,更是杨家说话办事最有分量的少爷。或再进一步讲,如今,爷爷视杨家为仇人,而在天明心中,对杨家倒也提不上有多少恨来。
  就见老丁听罢杨守仁一番话,先是轻轻摇头,接着又是点头。两眼却是一直没有离开过眼前这方砚石。
  但老丁摇头,天明知道,老丁也清楚爷爷断不会答应给杨家这样一方砚石上雕刻群燕登枝图。老丁点头,天明同样也清楚,他是想揽下杨家送上门来的这笔生意。
  果然,就听老丁道:“俺家老爷年事已高,不摸铲刀已有多年,怕是再难雕出群燕登枝图哩!”
  说着,也不看杨守仁,又紧接着道,“——如果杨家三少爷做得了主,信得过俺老丁的手世,俺与俺家宝贝少爷也能依三少爷所言,雕一幅象俺家老爷那样的群燕登枝图上去!”
  杨守仁不由下意识搓了一下手掌,又是抿嘴一笑,不语。
  天明见了,心头也是莫名一紧。不用说,杨守仁之所以将如些一方奇特砚石抬来邹家,定是冲着爷爷的群燕登枝图而来。
  要知道,在易州地面,盛产好砚石不假。但数得上来的制匠高手也不在少数,台坛崔家,石岗石家,刘家峪刘家,王家庄王家,皆是有名制砚世家,也皆以制砚谋生。但若要在一方砚台上,再雕刻出一方栩栩如生的图画来,除了邹家,怕很少再找出第二家来。
  或是再进一步讲,在邹家,尤其在爷爷手中,一方再普通不过的砚石,只要经过一番平、立、透、浮、镂的细细雕刻,或花鸟鱼虫,或自然风物、或亭台楼阁、或历史人物,或飞禽走兽,或高山流水,或雍容华贵的人物肖像,就会魔术一般出现在砚台上,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意境之深远,雕刻之精妙,刀法之娴熟,用当地人话,都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当然,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还不是这些,最拍案叫绝的还是爷爷所雕刻的群燕登枝图,七八只飞燕或登临枝头,或收翅欲落,或展翅欲飞,构图精妙形态各异,更可谓匠心独运栩栩如生呼之俗出。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爷爷雕刻的群燕登枝图,才称得上是化腐朽为神奇之笔。
  当然,一年后天明也才清楚,原来早在三十年前,杨守仁的爷爷杨同年就想从爷爷手中得到一方雕刻有群燕登枝图的砚台,也曾暗中托人花三千两银子的大价从他人手中购得一幅。随后被爷爷得知追回,当下砸毁。
  可是,八百五十两银子,无论对老丁还是天明,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要说他们不为之心动,那也绝对不是一句真话。
  也是为把邹家的日子弄得更好过一些。也是见到如此一方百年不遇奇石,不忍释手,更是见杨守仁搓手不语,接下来会将砚石抬走。最终,老丁还是抬起了头。
  “——俺们也不要三少爷出八百五十两,”老丁说着,又伸出了一根指头,有些恳切道,“一百两,一百两,俺老丁就保证能够雕出一方有群燕登枝图的好砚来!”
  说过,他以为杨守仁会断然拒绝,或干脆挥手,让家人将砚石抬走。可也万没想到,杨守仁搓过一阵手掌,竟说了一声“好!”
  “也好!”杨守仁点头道,“都知丁伙计跟随邹家老太爷多年,手艺也远近有名。既然丁伙计如此言语,俺也不好再言其他。”
  说着,从身上摸出两锭银元宝来。托在手上,看看老丁,又看看天明道,“这是一百两,若丁伙计和邹少爷能说动邹家老太爷,亲手雕刻群燕登枝图,俺仍会再付四百八十两。”
  不用说四百八十两,一百两银子,天明知道,他和老丁辛辛苦苦制砚台连带着制墨,两年下来,怕也赚不到这个数。
  “不为别的,就冲这方砚石,俺也会拼上这条老命,制一方让杨家满意的砚台出来!”待送走杨守仁,老丁兴奋地这样说道。
  老丁这么说话的时候,天明也正围着那方奇石在看。听老丁说,也兴奋地点头道:“俺帮你丁叔!”
  直到很后来,天明仍是然清楚地记得,这一年,他已是一十九岁,丁叔四十四岁。十九岁时,他已长成一个大个子。丁叔虽然只有四十四岁,人却过早地活成了一个黑瘦小老头儿。不但身上瘦,脸也瘦了许多,也黑。一对肉包子眼上也满是皱褶了。
  也是很后来,天明也仍清楚地记得,那天,当他们最终将那方砚石弄进后院那间制墨又制砚台的房子后,丁叔还特意指着放到大台案的砚石,特别压低了嗓门叮嘱他道:
  “我的宝贝少爷可一定要记死了,这件事,无论如何都不能给老爷讲的!”
  天明郑重点了头。
  可是,谁又知道呢,当然夜里就出事了。
  对于天明而言,怕也是他这辈子遇到的最大的一件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