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明末双骄 / 第三十七章 ‘罪己’闹剧

第三十七章 ‘罪己’闹剧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由于追逐南明反贼耗时长久,国力虚耗巨大,加上三位藩王治理得力,各自辖区日益富盛,兵精粮广,现决定对三位藩王进行裁减军籍各20万,粮饷各200万,克日停止三地的官盐优惠。”
  “谢主隆恩!三桂定必领命!”吴三桂送走完宣旨的公公后,立刻召集陈琛到书房进行商议。
  “陈将军,一切果如你所料,‘削藩’的圣旨一早就来到了。其实,我今天清晨的时候就已收到这个小道消息,没想到正式圣旨来得如此之快。”吴三桂脸上露出少有的焦急。
  “王爷,这一切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既然建宁公主已被宣布‘死讯’,那和亲一事就可以以我们失败告终,接下来,我想先听听王爷的看法。”陈琛摆弄着他的兰花指。
  “这样吧,我觉得还是静观其变,所谓‘枪打出头鸟’,我们先看看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反应,再做定夺。”
  “可是,微臣认为这样不妥。我觉得我们应该揭竿而起,做第一个反抗的人,籍着‘祛除鞑子’的旗号,重召南明汉人奋起反击,杀清军一个措手不及。”陈琛继续拨弄他的头发。
  “陈将军,这样的话,一旦宣战,我们就没路可退。如果必须开战,我们的战略路线该怎么定?”吴三桂认真地看着陈琛,这是决定他忍辱负重多年的事业的走向。
  “王爷,其实你内心不是一早就有方案了吗?您这样提问不就是想多一个我的附和肯定?”陈琛看着吴三桂。
  “那就按原定的计划,先从江南汉人聚居地着手,以云南为根据地,向贵州挺进,然后联合两广、福州还有台湾明郑势力,到时与北部的清军可以分庭抗礼了。”
  “王爷,这个计划听起来没有问题,但关键点有两个:第一,其余两个藩王占据广东、福州,他们必须听从我们的指挥,否则我们会战线拖得太长,腹背受敌;第二,我们需师出有名,明末战事年年,百姓已苦不堪言,现在有难得的安稳,百姓愿意再挑起战事吗?”陈琛分析道。
  “刚才我提到需要从江南汉人聚居地着手,就是要利用汉人对满人的愤恨,以‘光复汉明’为旗号进行起义。现在我的计划缺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天子。南明桂王朱由榔已被我所杀,明室宗族尚有何人在人世?”
  “那还不简单,没有的话,就由我们来塑造。而且还要塑造一个满人压迫汉人的残酷形象。”陈琛面露奸笑。吴三桂立马心领神会。
  吴三桂示意陈琛离开后,便马上修书两封,分别加急送给耿精忠和尚可喜,大意就是告诉他们,康熙心狠手辣,卸磨杀驴。作为汉人,我们不能屈服于野蛮的异族,必须反抗到底。吴三桂已经找到明宗室后人,准备克日揭竿而起。只要两位藩王与其保持同一阵线,他日重建明朝,必定对两位封侯拜相。
  就这样,耿精忠和尚可喜两人本来就担忧着如何应对‘削藩’之事,现在吴三桂的来信可视为他们的‘造反’注入一支强心针。就这样三藩的势力连成一线。
  是日,吴三桂命人在云南城内大小街道张贴‘皇榜’,表示下午会在城内广场举行‘罪己’昭告,请所有云南城内子民参与。
  转眼间就到下午,只见吴三桂身穿孝服,头顶白帽,双腿跪在广场台中央,双手捶胸,哭着大喊,“皇天在上,请原谅三桂的无知!三桂看到这十几年战事连连,百姓流离失所,希望战事早点结束,错误认为康熙是一个明君,于是便向他投诚效力。没想到,满人视我们汉人为地下种族,对我们赶尽杀绝,我们的投诚换来的是进一步的迫害。犹想当年崇祯帝的仁慈施政,我悔不当初啊!!!”说到激动之处,吴三桂用双手不停地抽自己耳光。
  围观的群众从开始的吃瓜无感到后来的痛哭流涕,此一刻,亡国之痛洋溢在整个城内。陈琛见状,立刻示意命人推着一个小孩上台。“王爷,请不要自责!您要找的明宗室后人在此!朱三太子在此!”
  “太子!微臣罪该万死!”吴三桂跪着走向了小孩身前,抱着小孩的腿。
  “平西王请起,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平西王也是出于对百姓的安稳生活考虑才一时选择错误,现在改错还来得及。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以后明宗室的光复还要靠爱卿呢。”小孩声情并茂地说出上述的话语。
  现场的群众不知从哪里喊出几声‘驱除鞑子,反清复明!’接着,一个跟一个的呼喊着,最后整个云南城被成功策反了。。
  吴三桂看着群情汹涌,站了起来,伸着手臂高喊“驱除鞑子!光复明室!”就这样,这一幕师出有名的‘反清复明’剧本完美演绎。吴三桂带头起义的消息翌日传到了宫中。
  公元1673年3月,历史上的‘三藩’之乱正式拉开序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