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客中 / 第一章 千门万户曈曈日,却是符掩血时

第一章 千门万户曈曈日,却是符掩血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孩他娘,一会儿拜完年放河灯时,我叫上儿子,6岁可以去河岸了”,老何正束紧腰绳,看着还熟睡的儿子。
  “不大不小的,得看的紧些。拥拥挤挤也就赶个热闹,看个稀罕”。
  “那咋说的,这叫祈福,为了来年的运景”,装着村先生的样,捋着拉碴的胡子,慢慢吐着‘来年的运景’几个字,说罢哈哈笑着。
  “小点儿声,刚过夜,孩子正睡的熟”。
  收拾好后,对着满缸的水照照,慢掩着门,开始新年的磕头礼。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有了先生的尊称,不论村子的大小,总有个先生,传教礼仪,也就有了6岁以下不近河边,不爬远山...幼儿在家,妇女不必拜年什么什么的,总的说,是为了孩子平安成长,也受到人们的称赞。
  “呦,何...”
  “小点声,刚出门,孩子睡着呢”压着嗓子说着。
  “一会儿放炮了,你家孩子不念这炮仗?”
  “这叫沉稳,懂啥...你家的呢”
  “哝,爬树挂炮仗呢,一晚没睡,就等着做村里的第一把鞭”说着指着门口挨着房子近百年的老树。
  倒计时般的
  3
  2
  1
  两人的眼光穿过树梢,静待那一声冲天惊红
  “嘭”
  这边“哔哩啪啦”从树脚响动到树梢。那边,山的那边,红红一片,直映的这边人脸上泛了红光。
  “何叔叔好!”
  “水娃,水娃,多玩水,一会儿拉上你弟弟去河边放河灯”笑着说道。
  “我叫何况”怒怒看着这个看着他长大的叔叔。此时老爹和叔叔看着的依然是树梢末的山那边,想着,有什么看的,一片茫茫的红。老爹更是,我可是村里第一把鞭,也不夸我,算了,还是一会儿和那个叫着“水娃、水娃”的弟弟放河灯吧,想到这儿,又一阵儿,哎......
  这儿和那边,相隔一座山,山的那边是中州,最繁华最盛名的地方,却也不是翻座山就能到的,得翻好几座山......
  河村的人唯一能目睹的,只待这无边红光,感受下最繁华盛名之地。
  “老何,那得多大的鞭炮才能照了一个天啊”
  “......赶着第一波拜年吧,一会儿放河灯就挤了”收回视线,看向眼前红彤彤的街路。
  “哥哥嫂好”
  “叔叔婶婶好”
  “爷爷奶奶好”
  “......”
  这算第一波磕头礼,初一午时,全村要立于祠堂,三拜先祖,复洗礼规,百家宴,待到日落,方走的干净。
  “爹,我...我和水娃先去放河灯了,一会儿河边找你”孩子鼓着腮帮子,急吹着冒热气的饺子,三两口快速吃着。
  “看你急的,以后都可以去河边了,不过还需要小心下”,孩他娘一边给磕完头刚进门的老何盛着饺子,一边叮嘱着。
  “先去吧,跟着你水娃哥,别丢了”,老何说。
  “嘿,我都大了,没近过河边,也走过的”何名嘟囔着嘴说。
  说着拿着折了几天的插了小风筝样的小帆向那老树走去。红光映下,看的见树下围着三三俩俩的人儿,喊着“何名,又是你最后来,不用过来了,我们过去,就从岔口那儿走吧,近些”水娃打着哈欠,有力无气说着。
  “哎,你的咋是个风筝?”
  “老爹和我一块儿做的,当时问我‘想做个什么样的小帆’,我说我想让飞天的风筝感受下河水,然后老爹就和我一块儿做了”
  “......”,水娃摇头乐笑着。
  “我爸说一般都是鱼、莲花、灯笼啥的”大头说着给我们看他的小帆,确实用纸糊了一朵莲花。只是这莲花的放置,可真是一瓣一瓣又一瓣,布阵似的,方方正正分散在木板上。
  “水娃你的是啥?”大头问
  说着水娃从身侧一旁拿出小帆,点了中心的烛火。
  “哇,你自己做的?”
  “好漂亮的莲花,就是这黑球球的是啥?”
  “你不会想着用羊粪养你这纸莲花吧”哈哈笑着说
  “去去,不懂了吧,这是先生给我的莲子,我们都看过莲花开的时候,可成熟时,就有莲子了”
  “就那三两株,谁天天看它,记得我就掰掉了一片花瓣,先生之乎者也的说教我”大头歪头说着。
  水娃又说道,“让这生命走向远方吧”想着先生的话,从自己口中说出别有成熟之感。。
  一阵饱含水汽的风,吹着熬夜的眼,湿湿凉凉的,好不爽快,稚儿笑声,从很远的地方便可听到。人还不多,找个地,放飞新年的祝福,这个冬天,寒冷了树,却冻不了这小河的水,养着沿河世世代代的人。
  远山红光依旧长长远远映着天,山这边的人好不羡慕。山的那边,红光掩着血夜,歌声淹了呼喊,一洼水,这河的一端,一滴泪,打湿了谁的脸。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