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其实始皇帝修建长城一事,的确无可厚非。但是,长城在秦朝统一之前便已经开始了建设。”
朱尚炳开始给两个兄弟普及长城的知识。
万里长城的最大功劳,自然是归功于秦王嬴政。
单要说是秦始皇修建,却有些偏颇。
因为长城在周朝时便已经开始建设。
老五说的“烽火戏诸侯”便是在原始长城的基础上。
始皇帝在长城上的最大功劳,应该是他将各地长城相连。
“大王,燕王世子求见。”
正当朱尚炳还要继续考校两个兄弟时,房间外面响起了一个太监的声音。
燕王世子,那便是未来的明宣宗,朱高炽了。
只是现在的朱高炽,虽然与自己是平辈兄弟,但从身份地位上看,说求见自己也不无不妥。
毕竟自己是秦王!
“好了,你们去寻夫子继续学业。”
朱尚炳对两个兄弟安排了他们接下来的时间,便大步迈出房间,跟着太监去见朱高炽。
王府正殿
因为朱高炽是代表燕王朱棣而来祝贺朱高烈成年礼,故而走的是官方渠道。
一切都非常正式。
朱尚炳也是换上了一身正式的服饰,接待朱高炽。
“朱高炽见过秦王。”
朱高炽见到朱尚炳后,微微弯腰向其行礼。
朱尚炳道:“高炽,你我是兄弟,还是无需如此。”
朱高炽点头,再次行礼:“臣弟见过王兄。”
“为何来迟?”
朱尚炳第一句问话,就让朱高炽呆立当场。
很明显,这是问罪了。
朱高炽心中苦笑。
因为他也知道,比他们燕王府更远的宁王等其他藩王使臣都赶到了。
“臣弟会代表燕王府向尚烈表达歉意。”
朱尚炳点头,又问出一句更加尖锐的问题:“朝廷与四叔的争斗,高炽你怎么看?”
然而,朱高炽沉默。
朝廷要削藩,燕王府自然不能敌。
但是,身为燕王世子,父亲朱棣又决定武力反抗,他自然不会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而朱尚炳却是感叹一声后,继续说道:“四叔可以说毫无胜算,又何必非要让百姓受难。”
朱高炽依然不接话,而朱尚炳依然像是自言自语。
“四叔的利益心太重了,既然太祖指定了允文为皇帝,我等后人岂能做出违背他的意愿。”
朱元璋在朱棣与朱允文两人中,选择将皇位传给朱允文,必定是有着他老人家的考虑。
“即便皇帝也违背了太祖制定的分封制,可他毕竟是皇帝,我等皆是臣子。”
朱尚炳这话,让朱高炽不敢苟同。
他看向朱尚炳,很想问。
“那你为何还传檄天下,谁动打谁?”
皇帝现在针对的燕王府,而你秦王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朱高炽虽然没有言语,但是他眼中表露的一丝鄙视,还是被朱尚炳给扑捉到了。
朱尚炳笑着说道:“当然,虽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我皇族却不应该在其规矩内。”
“王兄是要帮助朝廷对付我燕王府吗?”
朱高炽心中虽然肯定,却还是忍不住问出口。
朱尚炳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道:“皇帝始终是皇帝。”
听到朱尚炳近乎肯定的回答,朱高炽唯有苦笑。
朱高炽道:“不瞒王兄,其实臣弟也劝诫过父王,只是父王过于执着。”
明白了朱尚炳会对燕王府动手,朱高炽甚至大松了一口气。
他当然明白,燕王与朝天对立无疑不是以卵击石。
有了朱尚炳的明确态度,想必能将父王的幻想彻底击碎。
毕竟武力反抗,如同于造反。
一旦失败后,燕王以及燕王府众人的处境不言而喻。
朱尚炳点头,他当然明白四叔朱棣的野心不是一般大,幻想以蛇吞象。
却不料,朱棣最后竟然真的办成了。
当然,现在没有人能看好朱棣,北平四周,朝廷布置的百万大军可不是摆设。
“高炽,其实王兄以为,四叔老了,也该退位让贤了。”
朱高炽皱眉,他听明白了朱尚炳的意思。
只是这件事,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
朱尚炳走到朱高炽跟前,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王兄没有其他意思,即便四叔退位,那也是皇帝和朝廷的旨意。”
“为什么?”
朱高炽问道。
朱尚炳道:“因为四叔有不该有的心思。”
朱高炽反问:“王兄你呢?你敢说你会束手就擒。”
朱尚炳摇头,肯定的说道:“当然不会。”
朱高炽气急而笑,说道:“既然王兄做不到,为何还要求他人去做。”
朱尚炳没有一丝表情变化,满是自信的说道:“因为太祖给我秦王府留下了遗旨,秦王一脉为帝室屏障。”
朱高炽道:“王兄,即便有太祖遗旨,以允文现在的做法,难免到头来,王兄也会落得一个和其他藩王一样的下场。”
朱尚炳并不否认朱高炽说的这种可能,但是,他还是说道:“即便如此,我也认了。”
朱高炽已经无言以对了。
他明白,朱尚炳的回答,显然不是嘴上敷衍自己。
“王兄能告诉臣弟,为什么吗?难道真是因为太祖的遗旨?”
朱尚炳摇头,双眼看向正殿外无边的天际,斩钉截铁的说道:“为了大明沉淀起来的底蕴不会付之东流,也为了大明百姓免受战火涂毒。”
转过头,看向朱高炽。
“为此,谁动我只能打谁。”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积攒的底蕴,几乎在靖难之战中损失殆尽。
这与汉武帝刘彻,将汉朝数十年积累的财富败光一样。
然而,刘彻虽然败光了底蕴,但是,他却是对外用兵,并且彻底解决北方的威胁。
与之对比,朱棣发动的靖难之战,无论口号喊的多好听,都无法避免一个事实,他发动了全国性质内战。
从南到北啊!
战火烧遍了繁华的中原和江南。
还有一点更加致命的一点。
朱棣登基后永乐二年,帖木儿帝国皇帝擦窝帖木儿,以八十万大军亲征大明。
要不是上天垂帘大明,擦窝帖木儿病逝在东征路途上,导致八十万大军退去,刚刚历经靖难之战的大明朝,拿什么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