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雁南郡地处西南边疆,地广人稀,郡内百姓约有四千万之众。一直以来,雁南郡的大多数百姓都生活得比较艰难,纵是太平时节也有人因穷困潦倒而家破人亡。
近半年里,因为天灾人祸的影响,雁南郡的百姓们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从发生水灾以后,已有数百万的百姓流离失所,变成了朝不保夕的流民。这些流民中,有一部分人为了生存,从良善百姓转化为流寇,肆虐乡野,攻城掠寨。而身为统治阶层的大雍官府对此自然不会坐视,也派出精兵强将四处出击,意图剿灭这些流寇匪徒。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在官府不断的剿匪行动中,有许多没有遭受水灾的村寨也受到官军的侵扰伤害,无奈变为新的流寇。这种恶性的循环,进一步加大了雁南郡的乱象。
在这种纷乱不堪的背景下,李峥正式打出了“太平军”的旗号,并通过宣传描述出了一个“太平家乡”的理想国度。这种“不受压迫,同享太平”的理念,对饱受苦难的流民而言,那吸引力已经飙升到了最高值。
短短一个多月,太平军已经顺风顺水地占据了三县之地,麾下收揽的流民也接近了百万之多。如此众多的百姓,管理起来自然非常的繁琐杂乱。李峥索性实行最严格的军管制度,将所有流民统一管理。
有地盘有人力,自然要全力种田。乱世之中,最金贵的就是粮食。李峥占据了三县之地后,就暂时停下了攻城略地的步伐。没有稳固的根基,一切看上去的美好前景都是空中楼阁。有太平山这方基业,再加上新得到的三县之地,够他消化一段时间了。
太平军的事务千头万绪,李峥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消耗在其中,忙得不可开交。唯一值得高兴的是,随着麾下势力的进一步壮大,他每天收获的气运值飙升到30万点以上,并且还有日渐增长的趋势。
军力方面,李峥在百万流民中挑选出三万名有着一定潜力的年轻青壮,编为辅兵。这些辅兵除了日常的训练外,还担负着维持治安,防火防盗等事宜。
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平军的体系渐渐步入正轨,各种施政措施也逐渐深入人心。李峥相信,只要按照现在的步子发展个一年半载,就能将太平军的基础打得牢固无比。
苦练内功的同时,李峥也没有忽略外部局势的变化。在他的大力投入下,太平军的情报机构“金风阁”正式成立。“金风阁”的首领是七大供奉之一的“风雨独行”裘威,此人不仅见闻广博,还有着超卓的情报分析能力。虽然“金风阁”成立的时间还短,但是在裘威的领导下,已经有了初步的成绩。
得益于“金风阁”的工作,李峥对大雍的整体局势有了粗浅的了解。
大雍九州三十六郡,幅员之大超乎想象。大雍皇室对地方上的控制,也只能涉及到郡治一级。比如在雁南郡,除了郡守、督军、郡丞三位高官由皇家直接任免外,其余僚属都是地方自行任免。
雁南郡地方势力盘根错节,世家豪强之间多有姻亲关系。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官职都被这些地方势力所瓜分。就算是一郡首脑,也要借助世家豪强之力,才能有效地控制地方。
自从流民作乱之后,雁南郡的地方势力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其中更有一些世家豪强推波助澜,收揽流民势力意图不轨。
雁南郡动荡不已,按理来说益州州牧是不会坐视不理的。可是益州另外三郡也受到了水灾的影响,虽然比不上雁南郡闹得厉害,也有蠢蠢欲动的态势。因此之故,益州牧守府也不敢派遣州兵支援雁南郡,只是提供了一部分物资上的支持。当然,向朝廷求援这种操作是必须的。只是要等到朝廷大军的到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以当下局势而言,只要太平军顶住雁南郡一方的征剿,就算是闯过了第一道关口。李峥判断,只要雁南郡的乱局稍有遏制,郡守府定会派遣郡兵剿灭太平军这一新兴势力。
太平军初立,眼下是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当然不能任凭官府顺顺当当地剿灭各地的流寇队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李峥决定派出一部分精锐加入到这场乱局中,尽力的迟滞官府一方的进程。
当然,这一部分精锐并没有打着“太平军”的旗号,而是以“虞山鬼骑”的名义四处游击,搅动雁南郡一方风云。这一部人马有四千余人,都是久经杀戮的老贼。他们由“孤鸿一剑”任飘零和“血狼刀”奎七两位极境高手统领,来去如风,好像鬼影一般,让官军一方大为头疼。
如此一来,官府剿灭地方流寇的步伐大为减缓。足足三个多月过去,雁南郡一地的流民之乱才渐渐平息。这其中除了官府的全力剿灭外,还有着天平军一方的功劳。在这段时间里,李峥通过“虞山鬼骑”,向虞山内部转移了数十万流民,全部安置到太平山的势力范围之中。
经过几个月的征战,“虞山鬼骑”不仅没有减员反而壮大了许多,如今已有七千之众,算是意外之喜。在雁南郡的局势逐渐平稳后,他们毫不恋栈地返回太平军控制的领地,重新归入到序列之中。
流寇平息后,太平军就变得显眼起来。雁南郡官府当然不能容忍眼底之下出现一个体系健全的政权存在,当即组织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太平军猛扑过来,准备一举歼灭这股新兴的势力。
大敌当前,李峥不敢大意,一方面组织治下百姓向后方撤离,另一方面则尽起手下五万多兵马,借助地利阻断官军的进攻路线。他这五万兵马中,近半数都是刚刚训练了三个月的新兵,没有经过血与火的锤炼。好在太平军政治清明,可谓是人心所向,这些新兵的士气都十分地高昂,用来坚守城池勉强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