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我在大唐送外卖 / 152 钱货两清

152 钱货两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胡人掌柜万万没有料到,这位客人带来的友人,居然知道这把瑶琴的底细,这自然让他不免心中一凉。
  这可是价值千金……不,价值万金的瑶琴焦尾,居然就这般从他的手心之中溜走了,如何能不让胡人掌柜如丧考妣。
  但不等他心疼,却听客人的朋友扭头对那位客人说道:“大郎,我早说过了,你家中祖传的这把瑶琴,价值不菲,让你转售与我。你我相识多年,还怕我哄骗你不成?这掌柜说的什么五十贯铜钱,那根本是在开玩笑。一千贯,我出一千贯铜钱!如何?大郎可愿割爱?”
  这个价格说出来,那位客人明显吃了一惊,不敢置信的看向几案上的瑶琴。
  “你未开玩笑?真出一千贯铜钱?”
  “这还能有假?我等立刻可寻来保人,签下契约便是。”
  胡人掌柜在旁听到二人这般说,心中却是一动。
  这把焦尾琴他已然打听清楚,莫说赵弘安愿意出千金购买,若是送去长安城中,万金都是可能的。
  一千贯买下来,能赚几十倍的利润!
  那位客人明显已经被这个价格说得意动了,看看那把瑶琴,犹豫了片刻,正要点头答应之时,却听胡人掌柜开口了。
  “郎君,你若是有意售卖此琴,某愿出一千二百贯赎买!”
  “什么?”客人与他友人同时惊呼出声,其含义却是不同。
  客人自然是一脸的震惊与惊喜,而他的友人却是一脸愤怒瞪向那胡人掌柜。
  “掌柜的,此事与你无关吧?此乃我二人之间的私事,掌柜的若是无事,还请自便。”
  友人说罢,又扭头对客人说道:“大郎,此处不是商议之处,不若回我的府上,再慢慢商议如何?”
  胡人掌柜哪里肯让煮熟的鸭子飞了,眼前这把焦尾琴,那代表的可是数万贯铜钱!
  “呵呵,贵客这是哪里话。既然这位郎君有意售卖瑶琴,某为何不能出价?这也免得郎君被人误导,低价将瑶琴给贱卖了。”
  “你……”友人一脸怒色,却又不好发作。
  那位客人此时似乎也回过味来,却也不着急离去,反而笑看向胡人掌柜。
  “掌柜的当真有意赎买这把瑶琴?”
  “不错,郎君若是有意割爱,某立即奉上黄金二百两!这可是真金白银,一点不做假!”
  客人闻言,自然很是意动。
  他并不喜弹琴,也不懂琴,若是能将这把祖传的瑶琴,卖出二百两黄金,那自然是好事。
  “掌柜的既然……”
  不等他话说完,却见一旁的友人伸手拉住了他的衣袖:“等等,大郎,我出一千五百贯!你我结识多年,难道还不足以让你将此琴转让与我吗?”
  “我……”客人刚想说话,却又立即被胡人掌柜出言打断了。
  “两千贯!某愿意出两千贯!”
  胡人掌柜已经在心中盘算好了,不管怎么说,六千贯以内买下这把焦尾琴,都是有利可图的。
  远的不说,即便是卖给赵弘安,那便是一千两黄金。
  若是他不贪心,稍微一转手,便是数百贯,乃至上千贯的利润。
  而且他完全可以不告知赵弘安,而是偷偷将这把焦尾琴送去长安售卖。
  他身为粟特人,在长安城中一样认识许多商贾巨富,根本不怕卖不掉这把瑶琴。
  如此一来,胡人掌柜自然有底气喊出高价。
  他就不信,比拼财力,会输给眼前这位汉人。
  而且凭借他在成都县中经商多年的眼光,可以看的出眼前这位与他竞价之人,必然不是益州的官员。
  这益州的大小官员,他几乎都认识。
  此人身上,也没有丝毫的“官味”,所以与他竞价,胡人掌柜也不担心自己会得罪人。
  普通的乡绅富商,他并不在意。
  那人连续被胡人掌柜坏了好事,还活生生将瑶琴的价格提高到了两千贯,却也被气得不轻。
  他猛地一拍几案,长身而起,怒视胡人掌柜,一字一句从牙缝中向外挤出几个字:“某出黄金五百两!”
  五百两,便是铜钱三千贯。
  这个价格不可谓不高,胡人掌柜经商多年,这般数千贯的买卖,也还是头一次做。
  他略一迟疑,低头看看那把焦尾琴,攥紧了拳头。
  “六百两!某出黄金六百两赎买此琴!”
  “七百两!”
  “八百两!”
  喊出八百两黄金时,胡人掌柜的声音都发颤了。
  这个价格,却已经是他的心理底线。
  虽说再高的价格,他还是有的赚,而且赚的并不少,但他拿不出那么多钱了……即便是八百两黄金,他也需要拼凑一番才拿得出来。
  喊出这个价格后,胡人掌柜一脸紧张盯着与他竞价之人,生怕从他口中再冒出一个他无法承受的高价。
  却见那人如同愤怒的公牛一般,双眼通红,鼻孔中冒着粗气。
  却见他猛地一甩衣袍,朝之前那位客人怒吼道:“好,好!大郎,某真没想到,你居然是这般视财如命的小人,居然丝毫不估计你我二人的多年情分!既然如此,此琴某不买便是了,你我二人今后也割袍断义,日后再无瓜葛!”
  他说完转身便走,愤怒之下,将雅室的屏风都差点撞翻。
  胡人掌柜见那人含怒离去,心中却是一松,立刻朝客人露出笑容:“郎君,如何?八百两黄金,将此琴售卖与我,可好?”
  客人早已被眼前这一幕给惊呆了,咽了咽口水,毫不迟疑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既然掌柜的如此爱惜这把瑶琴,某还能说什么?就按掌柜的说的办便是,八百两黄金转售与你便是。”
  “好!好!那郎君稍后片刻,某立刻去请保人!”
  胡人掌柜生怕夜长梦多,之前含恨离去那人万一杀个回马枪,他就抓瞎了。
  他立即吩咐酒肆中的帮工出门,去请来坊正为保人,当面签下契书,以八百两的价格,赎买客人手上这把瑶琴。
  那坊正听闻胡人酒肆掌柜,居然花如此巨款买一把瑶琴,签字画押的时候,手都有些发抖。
  他一个坊正,又何尝见识过这般巨额的买卖。
  签过了契约,胡人掌柜又命人去搬运铜钱,用牛车送去金银器铺子,兑换成黄金。
  加上他原本的存货,东凑西凑半天,终于凑够了八百两黄金。
  大唐十六两为一斤,差不多等于后世一斤二两左右。
  八百两黄金,也就是后世六十斤左右,不到三十公斤的重量。
  这点重量,一个ChéngRén并不需要太费力便可背走。
  那客人清点过黄金,一一过称确认过重量无误后,双方便算是钱货两清。
  胡人掌柜小心翼翼的将焦尾琴收藏好后,笑容满面的送走了客人。
  看着那位客人背着满满一袋黄金离去,胡人掌柜虽然心痛,却更是兴奋。
  这把花了他大价钱的瑶琴,终于留在了他的手中。
  正兴奋之时,却见一名仆役进了酒肆,朝他做了个揖。
  “掌柜的,某是行台郎中赵公府邸中人,赵公命某来询问一下掌柜的,之前质押瑶琴的客人,可有回来赎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