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审核员日志 / 07 道童你好

07 道童你好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天越来越冷了,刚进十二月,气温已经与往年腊月差不多了,夜里零下十几度,白天最暖和的时候也不过零下七八度。
  村里没有自来水,孙幺药家里是自家打的井。前院一个浅水井,二十多米深,是前几年缺水干旱的时候在原有的压水井上挖深的,平时用小泵抽水,连着房子里的水管。后院是一个深水井,三四十米,用潜水泵抽水,也是那几年缺水时打的。近几年不缺水就把井口堵住了,这次建温室的时候刚好圈在里面。
  抽完水,把小泵连同水管一起收好盖上井口,孙幺药搓搓冻得通红的手,呼出一口白气。天太冷了,幸好一直没怎么下雪,不然只怕更难熬了。
  看看空荡荡的冰箱,孙幺药开了小箱货,带着十六岁的葛元,拿了两个储物袋,跑了一趟县城,买了大量存粮回来。
  回来路上,正碰到周三炮开着小三轮摩托给人送豆腐,赶紧喊了一嗓子:“炮哥,赶明儿给我送六板儿豆腐,两板儿嫩的,四板儿稍微老一点的,我做冻豆腐吃!”
  “唉,知道了!”周三炮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回了家才收拾好东西,大门被推开了。
  “唉,小药,你豆腐,刚好家里有现成的,这就给你送来了!还有豆腐脑,你拿个盆子倒一下。”周三炮搬了豆腐进来,洗了手帮忙打豆腐,打成小块盖上纱布。这样的天气,豆腐在外面放一天就能冻起来,冻结实了装起来挂在墙上,吃上一个冬天都不会坏。
  孙幺药倒了豆腐脑,看还热着,就调了酱料趁热招呼孩子们吃了一碗。
  等孙幺药吃完豆腐脑拿了豆腐钱出来,那边周三炮已经打完了豆腐在墙根处给放好了。
  周三炮嘻嘻笑着看着孙幺药,不接豆腐钱。小声问着,“你家这是兄弟们,是要在咱村子里过年吗?”
  孙幺药笑笑:“得住几年,观里大人们出去办事了。”见周三炮皱眉,又道,“老叔的药酒再有两天就泡好了,到时我给你送去,你也喝两盅,起五更爬半夜的,都折腾出老寒腿来。”
  “唉,好了可一定给我送来啊,别让人截了胡。老爷子疼起来可遭罪了,到时候堵你门口哼哼你别哭!”周三炮被一打岔,连声应下,也不拿钱,搬起豆腐框子就跑,连装豆腐脑的盆子都丢下了。
  孙幺药也没追着人一定要给豆腐钱。他们父子俩给人看病不要钱,除了个别极品一些的,都会送点东西帮个忙什么的给找补一二。村子里就这样,有来有往才有人缘。再说了,一坛子药酒比那豆腐可一点儿都不便宜。
  孩子们见周三炮走了,就围着嫩豆腐叽叽喳喳的开始点菜。
  “葛师兄,小葱拌豆腐,又好做又好吃。”
  “鱼头豆腐汤也好做。”
  “麻婆豆腐好。辣的,暖和。”
  “青菜豆腐吧,没鱼头呢。”
  ......
  葛元满脸苦涩,为啥我要做饭?
  葛元和孙幺药都盼着师伯/父亲孙妙应早点回来。
  葛元:再也不想炒菜了!被人各种嫌弃。
  孙幺药:也就比自己做得好一丢丢。
  没两天豆腐就冻得透透的了。孙幺药装了满满两盆,盖上纱布,收在墙根下的大缸里,一冬的豆腐菜就有了。
  拿了两块化冻,想想父亲孙妙应做的五花肉炖冻豆腐的美好滋味,再想想自己那令人无法直视的手艺,果断决定,还是涮火锅好了。麻辣锅底又买了三箱,冻豆腐涮着吃,也好吃着呢!等年根下挑一头最肥的羊宰了,涮锅子的时候还能再加个羊肉。
  到了十二月底,又下了一场雪,而且一下就不见停。
  玻璃大棚也完工了。
  孙幺药再次惭愧起来了。
  温室建起来了,结构挺复杂,他看不太懂。送了使用说明,看得比较晕,后来就被周宝田拿走了。这边温室比较大,要烧锅炉用热水加温。至于后院那个小的,反正自己种菜吃不追求经济效益,小锅炉也和寻常大棚修的烟道差不多,简单得很,操作起来完全没压力。
  周全根的两个儿子,周宝刚周宝田兄弟俩都过来了,几人七手八脚把锅炉烧了起来看着三个温室里面温度升起来才放了心。
  孙幺药挠挠头:“看来,还得雇个烧锅炉的。”
  周全根家自己还有大棚得照看,每年冬天两个儿子都要跟他轮流去守着几个大棚,此时,也没做声提出帮忙。
  这是个长期的活计,村里这么多人,雇谁都有闲话。孙幺药不敢自己拿主意,便打了个电话给父亲孙妙应,问问他的意见。孙妙应没直接给他答案,让他选年纪大,能种田的老人家。至少冬天烧锅炉,还可以给他们家省点煤钱,再加上工钱,多少可以帮补一家。
  孙幺药琢磨了一下,便想到了前面的孤寡老人周奇。他没儿没女,早几年也因为这个和几个兄弟闹掰了,眼瞅着老了老了,也不敢指望有人养老,也就活一天算一天了。
  周奇是个倔老头,知道孙幺药这是照顾他老两口,连翻地下菜种都不许孙幺药雇人。
  周奇说:“雇啥人啊,今儿就先这样了,明儿我就带着老婆子搬过来,我看了,温室旁边那两间小房收拾收拾就能住人,我们老两口不占地方,住着刚好,烧锅炉也方便。就四亩地,我带着老婆子白天就给你翻出来了。”
  这倔老头说不定天天半夜爬起来添煤,太过劳累,也容易着凉。好处是,这边煤随便烧,老两口可以过一个暖暖和和的冬天,他也可以随时送些好肉好菜过来给人改善下生活。
  孙幺药就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得约上宝田哥俩和家的小的,明天白天一起翻地。
  那边,周奇已经带着周宝田哥俩收拾上小房子了。
  小房子里外两间,盖的时候特意留了烟道,里间盘着炕。有给灶台上找了个铁锅架上,周奇老两口就算在这开工了。
  后院的大棚是自己搭的,每隔两个小时还要扫一下上面的积雪,越扫越发愁。白天他可以出来扫雪,到了晚上可怎么办?早知道也让人做成圆顶的,雪可以滑下去。
  舍不得大棚被压塌,孙幺药睡觉的时候只好上了闹钟,两个小时一次,大不了白天睡回笼觉。
  大雪整整下了两天了,院子里的积雪也到了大腿处。孙幺药脸色不太好看。只是一个小温室一个羊圈就折腾成这样,村里蒙大棚的人家岂不是更辛苦!
  四亩大棚,种了一亩药材,这是孙幺药领着小道童们种的。一亩蘑菇,孙幺药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个大肉厚,比香菇要壮实多了,当地人都是用来炖肉,平时就叫肉蘑菇。
  此外种的最多的就是西红柿和黄瓜,别的也杂七杂八种了许多。畦头种了冬瓜和南瓜,温室边上还见缝插针种了小葱,水渠一侧甚至还种上了茼蒿,四亩温室愣是找不到一点空闲地方。
  孙幺药每看一次都要检讨一次。这才是劳动人民本色,就是总有一种自己被比成渣的感觉。
  孙幺药自己打理的后院小温室里面种的东西乱七八糟,都是自家吃的,里面的菜长得不怎么精神,产量也不够看。
  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世界,孙幺药有点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觉。
  家里的道童们不在温室里面浇水除草,就在外面堆雪人,打雪仗。孙幺药没法跟他们玩到一块去。除了照看大棚和羊圈,孙幺药无事可干,除了发呆还是发呆。家里没有电脑,没网络,早前有一台电视也早就坏掉了。除了看医书背药方,孙幺药发现自己居然没有任何爱好可以消磨时间。
  很快便是元旦,大雪已经下了整整五天了。雪太大,天太冷,好多学校都停课了。
  村里有几个在镇中上学的,正好碰着回家的孙妙应。孙妙应领着他们一路踩着大雪走回来的。镇中条件艰苦,供暖不太好,几个孩子都有冻伤,手,脚,脸,耳朵,都冻得不轻。这种程度的冻伤在村子里很常见,也都不当重要。有两个冻得最厉害的来讨冻伤药,孙幺药干脆一人送了一瓶蛇油膏。
  孙妙应回来了,厨房也有了轮班的人,葛元长长的嘘了口气。陶老道家下来了四个娃娃,一个三岁的小男娃,另外三个都是女娃娃,分别是七,六,五岁。孙幺药都对陶老道捡孩子的习惯深表佩服。
  家里加上孙家两人,满满当当,每天都是魔音绕耳。
  元旦过后,大雪又下了三天才停。这时村子通往外面的路也彻底被封住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