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国士从名伶开始 / 第三十七章 临江仙

第三十七章 临江仙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何施愣了,李启愣了,包括远处叱奴娇和身边颦儿在内的所有人都大跌了眼睛。
  这梅小月和凌王?这层关系又是从哪里来的?
  这会儿,安排好了一切的叱奴峥有些后悔了。这个梅小月看似是个戏子,可身份背景怎么这般不简单!
  有心人稍稍一回忆,哦,想起来了,梅小月嫡仙子之名,不就是首先出自凌王之口!
  这个梅小月,当真是手眼通天,此前可一点也没看出来呀。
  梅小月怎么站在这儿,今天此人可是主角之一啊,那篇缴文柳景林可是也看了,心思缜密的他一下就清楚了其中关节。
  凌王的位置在大堂最上一排,柳景林再怎么看重这梅小月,也不会让此人与自己坐在旁边,这一捧杀可不是助梅小月,那是害了此人。
  今日如此情形,梅小月往上面一露面,所有人看见了后了就成了众矢之的。
  柳景林有心助梅小月,其他人再怎么样也是不敢多言的,可这样情形又能怎么助此人呢?
  “梅姑父,还是来成蹊这里坐罢。”
  ……
  梅小月刚听见都没反应过来,就看见一面相明显比自己大且已经加冠玉佩的人出现在了旁边。
  梅成蹊也是嘴角抽搐,论起来自己比梅小月大三四岁,可辈分这东西能怎么办。
  木办法,这玩意儿有时候就是这么真实且操蛋。
  梅成蹊拜了一拜:“在下梅成蹊,是家父宣威侯梅兰秋之次子。”
  不出来不行了,这都搭上了凌王殿下,自己再晚再踌躇再等,以后连后悔都晚了。
  梅成蹊想通了,凡事种种就没有天衣无缝的,于是梅成蹊当先出现,想来就算是荀羽先生在此也一定会建议自己这么做的。
  事到临头,怎么也不可能算无遗策。
  北军六镇主簿,柳景林是见过梅成蹊的,也知道其身份。
  这梅成蹊……
  梅成蹊的座位靠近楼台窗边,当真是这边风景独好。
  梅小月到底还是有些懵逼,身边颦儿好奇看着这梅成蹊,要说这人,当着这么多人面前喊梅小月姑父,这脸皮不对,这胸襟可真够大的。
  挥手令侍卫起身,梅成蹊请梅小月落座。
  坐在了这桌梅成蹊对面,梅小月道:“敢问,您认识我?”
  梅成蹊一介偏房庶出,能够道这一步,仅仅厚黑是形容不了此人的。
  拱了拱手,梅成蹊笑道:“我也只是听说过姑父,今日算是第一次真正见面。”
  梅小月说道:“多谢今日相助解围,日后必有相报。”
  梅成蹊正经道:“同是梅家族人,成蹊出手理所应当,不必如此。”
  别看这楼上如此多人,梅小月知道其实派系分明,各有位置。
  可自己并不涉足这朝堂士林,且之前与其并无交集,今天才只是刚刚接触边缘,不知道的还多着呢。
  与梅成蹊一番谈话,两人渐渐相熟,梅小月当先提议各论各的,姑父什么的还是憋叫了。
  推杯换盏间,梅小月第一次见到了春汛,来了……
  一干文人墨客,听到了楼台之外动静,皆极目远望。
  两人说这话,梅成蹊招呼往这边走:“随我来这边。”
  果然,泾渭分明。
  梅成蹊这边走,一边示意说道:“那为难你的何施,便是南北直隶书院中人,如今来临江鲜这里出自直隶书院的门人,此次是绝对针对你的。”
  梅小月听了过后道:“这么说来,这南北直隶书院竟然有如此大的势力?”
  梅成蹊笑了笑又道:“我等梅氏族人从青州随熙平帝南征北战,功勋卓著,与幽州后起寒士交好。依照成蹊愚见,这所谓文武之争,便是我等青州与幽州籍贯将领与上京都南和直隶文士之间的矛盾。”
  我靠……
  梅小月左眼皮一跳,这背后竟然还有这么大背景。我就说,这个何施平时井水不犯河水,怎么突然拼了这么大力气要对付我,原来根子在这里。
  新旧权贵斗争,朝堂理念矛盾,想想还真有种波澜壮阔的赶脚。
  “当初前朝乱世之后群雄割据,我父亲率领北军便是战死于这里,那时上京都还不叫上京都。五千青州义军战死沙场,一天两夜后城破,我父亲便在这里长眠。”
  看着滚滚波涛两岸汹涌,柳成蹊睹物思情,眯着眼睛看向远方:“今日之事在下也略知一二姑父之事,姑父才名上京都皆知,成蹊就看姑父能如何登顶了。这宽广之江水……什么样的诗文能配得上如此雄壮情境,古往今来,这里又有多少名臣伫立过这里,多少猛将在这浴血奋战。”
  上京江,延绵数万里,从遥远西岭雪山之巅发源,将这蔚为壮观的中原大地一分为二直到江海。
  古今名将在此排兵布阵,两岸多少英雄豪杰起兵于此。
  这里掩埋了多少岁月如梭,发生了多少传说故事。
  ……
  史载前朝咸宁三年,郑高祖以货郎出身聚义,在群雄割据之时起兵于此。
  趁夜率军渡河,面对南蛮入侵,面对东羌铁骑。
  敌军兵临城下,身后是家园潦倒,面前是山河破败。郑高祖曰:“中原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
  于是义军奋勇杀敌,得胜于上京江北岸,后称青州义从。
  ……
  郑朝开和四年以来,青州兵与北方数国交战,梅氏率领义从至幽州发兵,五年征战,驱敌数千里。
  六英烈皆出于一门,尽战死于北征战事。
  梅氏六郎开疆辟土,助高祖建都上京,镇守社稷,功在千秋。
  ……
  熙平十六年,赵国公助熙平帝镇守上京,开漕运,筑码头,施行六部变法。
  至熙平二十五年,国库丰盈,税收无数,钱粮充足。
  上京江漕运助熙平帝置北军六镇,三万精骑挥师北上。
  历五月,北军勇毅候镇军将军收复青州雁门,上京江北至西岭雁门一脉,从此再无战事。
  ……
  这一条大河,书写了郑朝从无到有,在到如今的波澜壮阔。
  从现在开始,知道它的故事,才能体会到它的内涵。
  近了,近了!
  上京江水从天边而来,开始的一线天水渐渐的越来越近。
  再到现在,慢慢的愈来愈盛,愈来愈波涛汹涌。
  “轰!”
  河浪冲天而起,两岸宽广,却依然盛不下这滔天胸怀。
  触景生情的梅成蹊眯着眼睛,颤抖着身体努力不让自己太过于失态,只是不住的赞叹道:“这大好河山,风景如画啊……”
  是啊,千里江河水,万丈故园情。。
  这上京江凝聚了多少代人的情感,汇聚了多少历史的厚重,流逝了多少古今朝代的悲欢离合。
  现在,梅小月怎么还能不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