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经略 / 第92章 燕之国情

第92章 燕之国情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汉帝国奔溃,天下陷入数百年的大乱当中。
  一时间烽烟四布,群雄迭起。
  这其中,趁势而起,化蛟为龙的可不仅仅有汉人的豪强,周边异族也是乘势崛起。
  燕国便是如此。
  燕国,乃是鲜卑人建立起的国家。
  鲜卑人于汉时便是在辽东之地活动,其中主要有四姓部族,分别是慕容、拓跋、宇文、段氏。
  这四姓鲜卑,原本实力不相上下,相互之间,也是并无臣属。
  不过,随着汉帝国的奔溃,中原之地,群雄蜂起,相互之间攻伐征战,对于辽东偏远之地便是疏于控制,于是鲜卑各族便也趁势崛起,相继自立。
  在这其中,慕容鲜卑率先建国,便是如今的燕国。
  慕容鲜卑建立燕国之后,先是大举收纳汉人流民,又重用投靠的汉族英才,学习汉人建制,国力日渐强盛,这才最终在燕地站稳了脚跟。原本的各自为战的鲜卑诸部,于此自然也就被慕容鲜卑所统一,全部归于燕国治下。
  不过,慕容氏建立起来的燕国,虽然一直都在大力的推行汉化,但毕竟是鲜卑人所建,鲜卑人的部族传统和习惯,也不可能完全的清除。
  甚至于,燕国内部,鲜卑族反对汉化的势力,也是一直都顽强存在。
  现今之燕国,居于统治地位的,其实便是七姓家族。
  这其中,出身于鲜卑的就有四大姓,自然还是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和段氏。即便燕国早已经立国建制近百年,但这四大姓在鲜卑部族当中的影响,却是依旧难以淡化。
  慕容氏自然是燕国皇族,不过拓跋氏、宇文氏还有段氏,虽然不比慕容皇族,但却也可称王族。
  拓跋氏的首领世袭代王之位,宇文氏首领世袭契王之位,段氏的首领世袭璐王爵位。又因为燕国的皇后必定是从王族选出,故而私下又有人将三王族称之为三后族。
  这三姓王族,不仅各自建立封国,统领所属部族,甚至还有独立于燕国朝廷之外的部族军队。
  除了居于统治的鲜卑人之外,燕国最大的势力便是汉人了。
  从慕容氏建立燕国之初,当地汉人大族以及迁入进来的汉人流民,便是出了大力,自然而然的也就在燕国占有了一席之地。
  燕国七大姓,除了鲜卑四姓之外,余下便有两家是出自汉人,一位冯氏、一为崔氏。
  冯氏原本就是燕地的汉人大姓,慕容鲜卑崛起之后,冯氏便是第一批投入慕容鲜卑治下的汉人家族,自然就得以重用。
  燕国的统治阶级,除了皇族、王族之外,以下便是公族。皇族、王族都只能是鲜卑族人,不过公族倒是不限,鲜卑族、汉族以及其他民族都有。
  冯氏有世袭的黄崖公爵位,自然便算公族。
  崔氏也是公族,不过和冯氏相比,崔氏却是后来加入燕国的。
  崔氏在中原便是千年传承的大世族,书香门第、礼义传家,和赵信所属的云野赵氏相似,同样分为数支。进入燕国的这一支,原本是在河东,后来便是因为战乱而避入了燕国。
  崔氏加入燕国,意义可谓重大。
  中原的豪门世族原本看不上燕国这等异族国度,即便是在中原无法立足,优先选择的也会是南方同属汉人政权的楚国、梁国。而崔氏加入燕国,直接便是打破了这惯例,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
  说来,赵信所在的云野赵氏,原本有一支迁入燕国,实际上也正是受崔氏入燕的影响。
  似这等大家族,燕国自然也是十分优待看重,所以,在崔氏入燕当年,尚且没有立下任何功劳的时候,家主便是被授予归义公的爵位,世代传承,自然也就成为公族。
  若是说,燕国境内,原本的本地汉人乃是以冯氏为首的话,后来进入燕国的汉人流民,以及迁入进来的中原士族,自然就是以崔氏为首了。
  出了冯氏、崔氏,燕国七姓的最后一家,便是高氏了。
  高氏的情况又有特殊,其出身并非是鲜卑,也并非是汉人,而是来自于邻近的高句丽国,而且还是高句丽的王族。
  高句丽一族血脉来源繁杂,具体并不可考,不过出现的倒是早,最早于前汉时期便已经建国,不过后汉时却一度被中原的汉帝国给消灭吞并。
  等到后来,汉帝国奔溃,中原陷入大战和混乱,群雄逐鹿,高句丽的遗民当中有高氏一族,便也是趁势复国,自立为王,再度建立起了高句丽王国。
  后来高句丽内部生乱,有高氏王族的一支在争斗当中失败,便是逃入了燕国境内避难,被燕国收留,并授予了襄平公的爵位,得以成为燕国公族。
  当时的燕国朝廷是想着以此做扣,为日后进军高句丽,进而谋夺辽东之地先埋下一个引子,日后好发作。
  只是后来燕国在和周国的战争当中失利,损失了南部三州,国力大损不说,同时也是和周国形成死敌。为了专心应对周国,避免腹背受敌,两面开战,燕国只能将对高句丽的图谋就此搁置,甚至还结成了同盟。
  不过先前进入燕国的高氏一族倒也是就此扎根了下来,成为了在燕国境内的高句丽、扶余、室韦等部族的利益代表。
  燕国七姓,利益各有不同,相互之间或有对立,或有同盟,但实际上还是盘根错节,十分复杂。
  鲜卑汉化问题,虽然一直都是燕国最大的分歧,但各方立场,却也不能完全由此里梳理判定。
  譬如鲜卑四姓,虽然相互联姻,却也在时刻对抗。
  慕容氏身为皇族,知道汉化的必要和好处,故而一直都在支持和推行汉化之策。
  拓跋氏和慕容氏联姻最多,但不仅是反对汉化,更甚至有问鼎之心,时刻想取慕容氏而代之,这几乎是朝野皆知。
  宇文氏说是秉持中立,但在汉化问题上,却是和拓跋氏站在了一起,反对慕容氏将鲜卑一族汉化的国策。
  段氏倒是一直是慕容氏的盟友,也支持鲜卑汉化之策,但是却也反对慕容氏重用汉臣。
  而燕国汉人,自然都是支持鲜卑汉化,天然便在慕容氏的阵营当中,不过却又有着本土派和外来派的区别,相互之间泾渭分明,甚至还有对立。
  至于身份颇为尴尬的高句丽王族高氏,形势所迫,只能依附于慕容氏。不过汉化的国策,必定会导致汉人在燕国的地位提高,进而自然也就会损害其他非汉人部族的利益。故而站在部族的立场上,高氏自然也是反对汉化。
  如此关系,千缠百结,远远不是可以直接用正反黑白来简单的梳理清楚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暗藏其中,稍不注意,可能就会爆发出来。
  几年前,迁入燕国的云野赵氏北宗忽而分裂,赵士懿所在一支又迁回周国,实际上便是燕国这复杂矛盾爆发出来之后,引起动乱的一个具体体现。
  眼下,燕军能够南下,这说明无论如何,原本的冲突已然平息。只是冲突的根源却也依旧还在,无法真正解决。
  整个朝堂整个国家,都是如此,国家之军队,自然也就难以幸免,一般如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