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刑警那些事儿 / 第60章、雪地脚印

第60章、雪地脚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整个现场勘查完毕,回到局里,徐凯歌用高分辨率扫描仪将脚印扫,然后输入电脑。
  根据电脑资料判定,这个脚印是—只耐克气垫跑鞋留下的,鞋码为40号。鞋底纹路清晰,只有一点点磨损,可见鞋子还是相当新的。
  分析了鞋底的每一条纹路后,徐凯歌在这个鞋印上总共找到了10个非主要特征。
  虽然被叫做“非主要特征”,但并不是说这些特征不重要。相反,由于走路、踩踏物品而形成的非主要特征,常常能够决定案件侦破的方向和进程,甚至成为法庭审判的直接证据。
  现代刑侦过程中,往往可以在犯罪现场提取到犯罪分子的鞋印。鞋印除了可以显示出犯罪分子所穿鞋子的尺码、品牌,还可以透露其身高、体重、走路的姿势等多项内容。鞋印上的某些细节,可以提供一些与罪犯有关的重要线索。而这些细节,被称作“非主要特征”。非主要特征主要是指鞋上的一些部位摩擦地面、踩踏物品时留下的痕迹,它们常常能在破案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徐凯歌还注意到鞋底有3个小缺口都在同—条线上,好像穿鞋人曾踩在一小条金属丝上。会不会是在拽那个花架的腿时,一只脚蹬在花架上,由架子上的钉子造成的呢?
  正是这些特征的存在,徐凯歌有信心把这双鞋从数千双正在使用中的其他40号耐克跑鞋中识别出来。看来,只要找到穿着这双鞋子的人,也就意味着找到了那个杀人凶手本人。
  破案的思路,逐渐在徐凯歌脑子里明晰起来。
  虽然蒙面人留下了鞋印,但这个证据不像指纹那样能在计算机上搜索并识别出来。要找到鞋印的主人,必须有的放矢,进行针对性较强的侦査工作。第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到犯罪嫌疑人。但是,人海茫茫,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到底该怎么办呢?徐凯歌坐在宽大的办公椅上点燃了香烟,陷入沉思。
  滨海市的报纸和电视上,报道了发生在洑水县高启瑞家里的这起抢劫和枪击事件,舆论一片哗然。周边地区的人们,表现出罕有的关注之情。
  徐凯歌充分把握住这个难得的契机,决定走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于是在媒体上刊登大幅启事,悬赏征集有关的线索和信息。
  悬赏启事很快见到了效果。元旦的钟声刚刚响过,一个电话就打到了徐凯歌的办公室。
  在电话里面,一个不肯透露姓名的人建议徐凯歌带人去调査一下牛克特。他说,这个人在12月26日清晨的时候行踪诡秘,很让人起疑。
  这时,距枪击案件仅仅两天时间。
  搁下电话,徐凯歌马上从公安局档案系统资料库里,调出了牛克特的档案。
  档案上记载:牛克特,男,身高168厘米,34岁,体型偏瘦,穿40码鞋,符合现场提取鞋印推测的嫌疑人特征,而且档案记载他有犯罪前科,曾因入室盗窃被判刑3年。
  牛克特住在城南的康庄路,距现场大约1小时的车程。
  徐凯歌马上带着一队警察,立刻直扑牛克特在康庄路的住所。在一所破旧的居民楼前,徐凯歌他们把车停了下来。牛克特住在3楼的301房,确认门牌号码无误后,徐凯歌上前摁响了门铃。
  “来啦!”房内传出一个男人嘶哑的声音。
  房门被拉开,其貌不扬的牛克特看到这么多警察出现在自己房门前,不由一怔。不过,他的脸色马上又恢复了正常。
  “哦,是徐队长啊!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我现在可是规规矩矩的人噢。”牛克特认识徐凯歌,几次盗窃都栽在他手里的。
  “你现在规矩不规矩,等一会儿就清楚了。”徐凯歌说着,向牛克特出示了搜查证,“我们要搜查你的住所,请你配合。”
  不容牛克特分辨,几名警察夺门而入,进入了房间。
  其他警察在各个房间搜查,徐凯歌则把牛克特叫到客厅里讯问。
  “你告诉我,上月的26日清晨你在哪里?”徐凯歌开门见山地问,犀利的目光仿佛能看透牛克特的五脏六腑。
  “睡觉啊!清晨我不睡觉还能干什么?”牛克特狡黠地眨眨眼睛,猛然意识到了什么,反问道,“徐队长,莫非你把我当成高启瑞被害案的凶犯了吧?那可真是冤枉死了啊!我以前是干过坏事,但也只是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抢劫杀人的事借我一个胆也不敢干,而且我现在已经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了。”
  “你真的已经改邪归正了?”徐凯歌冷冷地看着他。
  “是啊,我现在可是一个守法的公民,自食其力,靠每天晚上替别人开出租车生活。”
  “徐队,我们找到了这些东西。”一个警察拿着一摞现金和一张收据从卧室走出来报告道,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徐凯歌。
  徐凯歌接过现金数了数,足有5000多元,而那张收据是一张购买戒指的凭据,购买日期是12月31日,也就是高启瑞被害案发生后的第三天。戒指是在洑水县城的一家珠宝店以4400元购买的,现金付款。
  这时,徐凯歌才注意到牛克特手上戴着的那枚光彩夺目、显然相当昂贵的戒指。
  “把你手上戴的戒指给我看看!”徐凯歌盯着牛克特,语气是命令似的。
  牛克他顺从地取下戒指,交给徐凯歌。
  徐凯歌把戒指拿在眼前仔细看了看。然后,他又环视了一下房间的四周:古董级的家电,陈旧不堪的橱柜,斑驳的墙壁,褪了色的桌椅,污秽不堪的沙发,交织成了牛克特家的视觉画面。谁也不会相信,住在这间破屋的主人,能够用现金购买得起一枚4400元的戒指。
  这时,另一名警察提着一双跑鞋出来,报告道:“徐队你看,这是一双40码的耐克跑鞋,在他床底下找到的。”
  一双跑鞋,一枚新戒指,这究竞意味着什么?牛克特的嫌疑越来越大。
  “很遗憾,你必须跟我们到警局里走一趟了。”徐凯歌手指戒指和收据以及那双跑鞋,对皮克特说,“你需要把这些说淸楚。”
  牛克特被带到公安局讯问室,便老老实实地交代了购买戒指的现金和那双跑鞋的来龙去脉。
  他说,购买戒指的钱是一名顾客遗落在出租车上的。几天前的晚上10点多钟,一名顾客在“桃花源”酒店门前上了他的出租车,看样子是喝醉了酒,下车时把手提包遗落在车上。起初,他想着把包还给人家,于是打开包,想看看里面有没有身份证或者什么联系方式,当他看见包里有一万多块钱的现金时便起了贪心,将钱攫为己有,把包及包里面的一些发票之类的东西一股脑儿扔进了黄柏河里。
  “这双跑鞋呢?你什么时间买的?”徐凯歌举着那双跑鞋,盯视着牛克特。
  “这双跑鞋不是我的。”牛克特摇着头,说。
  “既然这双跑鞋不是你的,那怎么会放在你家卧室的床底下?难道说它长翅膀飞进了你家?”
  “这双跑鞋真的不是我的,是我从一个发廊女那里拿来的。”牛克特知道再不老实交代要坏菜,咬咬牙道,“在芙蓉街有个‘一枝花’发廊,那个开发廊的女人实际上是个卖**。我单身一人,就时不时跑到那里和她鬼混。上个月28日下午,我又去了一枝花发廊,发现她床底下有一双男人穿的跑鞋,成色还很新,不用说肯定是那个嫖客留下的。一看鞋码,40号,刚好合我的脚,这种鞋不便宜,要上千块钱,于是我就把它拿走了。拿回来后,我还一次都没有穿过。你们要相信我,我说的都是实话。如果有半句假话,你们枪毙我都行。”
  徐凯歌观察牛克特的表情,觉得他没有说谎。但办案讲的是证据,不能凭感觉行事,他迅速派人去“一枝花”发廊核实,发廊女证实那双跑鞋的确是牛克特从她那里拿走的。
  追问那双跑鞋的来源,发廊女承认是一个嫖客留下的,时间是12月27日晚上,也就是高启瑞被害案发生的第二天。
  据发廊女描述,留下跑鞋的那个男人身高1.7米左右,体型偏瘦,年龄在40岁上下,讲普通话,但发音不太标准,穿着比较时尚,应该不是本地人。
  这是一个线索,不过要以此蛛丝马迹去寻找那个丢弃跑鞋的嫌疑人,那无异于大海捞针。
  徐凯歌思考良久,即使大海捞针也还得去捞,决定先从那双跑鞋的来源查起。这种高档跑鞋在洑水县城没有商家售卖,只能去舞阳市调查。在那里,或许能找到相关证据。
  就在徐凯歌整装待发的时候,局长交给了他一项紧急的任务,需要占用几天的时间。怎么办呢?这里分身不得,那里又不得不去,徐凯歌心里反复斟酌着。。
  他想,当务之急,只能派一名下属去执行这项任务。
  这是一个既要细心又要有耐心的人干的活儿,他把刑警队的所有干警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反复进行了一番比较,觉得派丁晓岚去最为合适。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