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荡剑传 / 第八章 陷阱

第八章 陷阱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帝都,皇城,启天殿,一身着玄色通天冠服男子伏于案前,黑亮发丝垂直而下,斜飞的英挺剑眉,锐利的黑眸,宛若黑夜中的鹰,冷傲孤清却又盛气逼人,他,便是乾帝徐霸先,南越王朝的主宰,整个人族最有权势的人。
  此刻,在他面前是一道南越北军主帅王翼亲自发来的加急军报,上面只写着一行字,却让徐霸先也不禁心颤“魔帝驾崩,魔国大乱,魔族大军全面退守雪峰谷,北原极地以南已尽在我军控制之下,请陛下圣断。”
  看罢,徐霸先深吸了一口气,百年人族一统大业因魔族之乱似乎有了可能,理了理长服,徐霸先起身望了望身后巨幅的南越王朝版图,眼睛盯着地图以东的位置思考着该当如何把握这次机会。忽的,一个婉转如百灵的女子声音就将他的思绪打断。“又在欣赏自己的万里江山?”声音带着些许戏谑的女子冷笑道。“你怎么来了?”徐霸先平静地问道。皇城之中,守卫森严,五步一哨,十步一岗。常人想进入这皇城深墙都难如登天,更别说像这女子一样毫无声息地就进入了这皇帝所住的启天殿。不过,这女子的确不是常人,宫内除了几个人能与她交手外,一般守卫连她衣角都摸不到,因此徐霸先不惊她如何来,只奇她为何来。银光泄满殿前方寸之地,照的那女子更加出尘绝世,正是一袭白衣胜似雪,双目流光若寒星。女子静静的走向徐霸先,说道:“我为何不能来,我这疗伤的两年,你可完成了答应我的事?杀那几人,现在一半可到?寻那柄剑,可有一点线索!”女子很是不悦的道。徐霸先摇摇头,走向女子身边说道:“我需要做的事太多,如何能分出太多神来处理这些事,而且国战即起,更不可能为了几个人而分神。不过既然你伤已经好了,你亲自动手不是更遂了你的意愿?宫内高手随你调配,如何?”。说罢,拿出身上腰牌给了那女子。“对了,陈芸被抓了,我已派了虚神剑宗杨凡凡和武曲和破军暗中跟随,你有兴趣就去看看吧。”
  女子本不愿再与徐霸先多说,但听了后面一句话眉头不禁皱了起来,接了腰牌,便转身往殿外走去。快到殿外,她突然发声道:“别忘了你的话,等我回到帝都之时,就是我成为帝后之时。”
  “当然,坤极之位本就是你的,你随时都可以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徐霸先笑着对着那女子道。
  言尽,清冷女子继续走离启天殿,徐霸先目送女子离开。
  片刻,他朗声道“来人!”,话音刚落几名黑衣侍卫便单膝跪地出现在殿前“召周曌,郭必安,上官追月至玄极殿侯旨”说完又继续看向殿内地图。
  临海城,玄水山庄偏厅,白溪,幽若兰分座两旁,幽百里看着堂内两人说着:“老五,若兰,临海城近来不安稳,山庄只有我一人坐镇,没有更多人手保护你们,为防变故,你们明日一早便离开临海前往虚神剑宗吧,到了帝都范围才算安全。”
  “叔叔,只是护卫我去往虚神剑宗,为何有危险,因为另一辆马车里的人?”幽若兰疑惑的问道。
  幽百里点头说道:“不错,那马车里应该抓的是剑宗十五剑之一,当年剑宗高手虽说死伤惨重,但活下来的高手还是有的,万一来截,不免就是一场恶战,我们玄水阁没必要替他人挡剑,离那马车远点。”
  “这么看来,那胡庭英就是个诱饵,我便说押送这么重要的人物,虚神剑宗竟只派个弟子前来。”白溪恍然大悟道。
  “当然了,虚神剑宗和圣元学宫争这天下第一宗门,怎会怠慢乾帝下诏的事呢。”幽百里补充道。
  “白叔叔你也知道关押的那人是谁,那为何不告诉我?”幽若兰气呼呼的问道。
  白溪看到这个样子笑呵呵的说:“你这孩子好奇心重,假如告诉了你那人来历,难免这一路你不会去那马车看看,问问,现在你百里叔叔说了,有什么疑问你问你百里叔叔吧。”
  “早些休息吧,到了帝都,你想知道的我叫你白叔都告诉你,但是没到帝都之前,你就待在车上,不能靠近那人,知道了吗?”幽百里正色的对着幽若兰道。
  幽若兰一看叔叔板着个脸也就点头答应了,不情愿的回到自己房间休息去了。从小幽若兰就怕这个天天板着脸的亲叔叔,十五六岁不听话还被叔叔打了一顿,所以有时候叔叔说话比父母说话还管用,白溪也是知道这点,到了幽百里这也就不怕幽若兰不听话了。
  一夜无事,众人在玄水山庄休整一晚。
  十一月四日,天气阴沉,似有大雨。白溪起早便与胡庭英商量了出发时间,于是一行人即刻出发往临海城西门而去。
  此刻车队后面,夏云飞两人也悄悄跟随,一出临海便是平坦大道直通帝都,以寡敌众实在不是伏击劫人的好地方,夏云飞经过一晚的探查,便决定在他们必经之路的五亭桥边动手,五亭桥遇江而建,这江便是发源于宁远府境内九华山,横穿临海,流入东海的新安江,其名为南越开国皇帝武帝徐达建都临海,见此大江取新立安定之意,而后国祚绵长,至今已有六百年。。
  五亭桥此段水流较为平缓,江面宽十五丈,两岸是一片树林,夏云飞确定他们去往西城城门后便抢先与叶子语走山路到达五亭桥边树林埋伏。
  江对岸,有一送客亭,由整条方形花岗石加工而成,五角重檐,柱为褐黑,亭柱有楹联“名花好共题诗句,寒雨曾经送客舟”,相传此亭为前朝文坛大家李杜送客之处,亭旁空地叫送客台。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洗不去那股淡淡别理之愁。而此刻,一袭黑衣打扮男子静坐于亭中,擦拭着手上的佩剑,眼往对岸来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