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宇轩觉得自己应该是醒了,自己的视野不再如之前那样是一成不变的黑暗,不过,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自己能看到从红到紫的各种颜色,甚至还有从没见过无法形容的颜色,可唯独看不见本应该最普遍的白色,说实话,他很不适应,视野中的一切都变得五光十色,每一处都至少是几种不同颜色光的叠加,但偏偏却不能调和成一种颜色,让他无法以地球人的思维去感知外界。
好在经过刚才的沉睡,他的思维和意志都得到了超大幅度的提升,这些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的图景并没有让他慌乱,他不再感知外界,而是沉浸在思索中:
(...可跳过...
人眼中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都能感受颜色,一般人眼中有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第一种主要感受黄绿色,它的最敏感点在565纳米左右;第二种主要感受绿色,它的最敏感点在535纳米左右;第三种主要感受蓝紫色,其最敏感点在420纳米左右。每种视锥细胞的敏感曲线大致是钟形的,视锥细胞依照感应波长不同由长到短分为L、M、S三种。因此进入眼睛的光一般相应这三种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被分为4个不同强度的信号。
......)
。。。。。。
好在他在为华做过一段时间的图像算法工程,学习过人类的视觉原理,经过分析后他认为不仅自己眼睛的感光系统出了问题,自己的大脑皮层也出了毛病,就算自己的感光细胞进化了,能区分细微的频率差异,但大脑皮层也该根据日常经验或者常识自动脑补合成出能被理解的有意义图像啊,甚至连白光都脑补不出来,我要这大脑有何用。
不对,王宇轩根本没有感知到大脑的存在,除了视觉,他失去了其他的一切感觉,听不见任何声音,没有风没有重量,这个世界既不冰冷也不温暖,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穿内裤。
王宇轩突然有了紧迫感,他很想看看自己现在到底什么样,还是不是个人,他决定先从恢复正常视觉开始。
(...可跳过...
他觉得这种情况像很色散,但又不太准确,因为经过折射后人眼感知的同一复色光源会在不同的位置生成单色像,而他看到的同一点却能发出若干单色光,这到是和频谱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他不用进行分析,直接得到了最终的结果,现在,他只需要进行一个反向过程。根据傅里叶变换,任何形式的振动都可以表示成简谐振动的叠加,这样,由于他已知了频谱,就可以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反变换来实现对复色光频率的求解。
......)
如此便可求出复色光的波函数,但是,又由此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人类对于红色等颜色的判断只是跟着感觉走,没有人能说出最红的光频率是多少,最紫的光频率又是多少,就算这个问题解决了,他又怎能确定自己现在这个状态看到的红光就是普通人能看到的红光呢,最最关键的是,他不知道他看到的这些光的频率。
一般而言,只要知道了光的波长就能算出它的频率,而以人类的手段测定光波长的方法有很多种,简易的有光栅测量,精密的有麦克尔逊干涉仪和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等,不过就现在的情况,这些条件是一个都不具备。
想了半天没想到好的思路,“看来那段莫名其妙的沉睡并没有将我的智商提高多少,最多也就是从天才变成了罕见的天才罢了”,王宇轩如此想着便重新睁开了眼,与其说是睁眼,不如说是开灯更准确---他完全没有感知到眼皮眼珠的存在。
静静的盯着他所看到的光怪陆离的世界,王宇轩想到了很多,他回想着脑中多出来的庞乱无章的知识,希望能找出对他目前的困境有所帮助的灵感,说实话,他怀疑他穿越了,那些知识向他展示了一个有着神灵的宏伟世界,不过,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他得要经过考察论证才能确信,在此之前,他只会将这些知识当成妄想狂的脑洞罢了。
盯着一束光盯得久了,王宇轩觉得那束光在变大,或者说是在放大,又像是自己变小了,小到能进入光的缝隙里,那道光就像是变成了教科书里波函数,清晰到自己能数清有多少个波峰波谷,又像是变成了脑海里的抽象画,电磁场的每一次变化都映射到了自己的脑海里,就这样,在确认自己没有眼花或是出现幻觉后,王宇轩神奇的发现自己竟然能像数鸭子一样数出在特定时间段内电磁场的变换次数。
“卧槽,牛逼”王宇轩有点无语,“这也太高能了吧,这还是个人?”
要知道可见光每秒变换数十万亿次,他之前只是觉得自己思维速度变快了,但具体有多快并没有参照,现在他轻轻松松就能跟上电磁场变换的节奏,恐怕就算是真的穿越到高魔世界,自己凭这一手也能成为一方大佬,不过有点遗憾的是感觉智力并没有提升多少,难道思维速度对智商的提升有一个上限?他并不清楚。
掌握了这个数频率的方法,王宇轩尝试寻找频率更高的光线,他发现不管频率有多高,他都能轻轻松松数出来,或许他所处的环境里并没有高能射线,又或许他的反应时间已经达到了普朗克时间那个数量级。
现在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知道单位时间--秒,纵然他现在可以相当精确的截取两段相等的时间,不过如果单位时间和地球不一致的话,算出来的频率也就不一样,更何况时间单位不一致,那么长度单位--米也无法保持一致。
(...可跳过...
人类对秒的最新定义是: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之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的周期的9,192,631,770倍的时间。这个定义提到的铯原子必须在绝对零度时是静止的,而且所在的环境是零磁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定义的秒,与天文学上的历书时所定义的秒是等效的。而对米的定义是当真空中光速c以ms-1为单位表达时选取固定数值299792458来定义米。因此,只要知道了一秒时间具体是多久,凭他能数频率的脑力完全能数出米的长度。
......)
不过这里好像冒出了个光速c啊,说到光速c,王宇轩立马想到了光速不变原理。说实话,王宇轩对自己有没有穿越心里没底,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还在地球上甚至是不是还在原来的宇宙。他现在只能假定光速c不变,依旧是299792458米每秒,至于这个假定正不正确,就靠基于这个假定的计算结果去验证。事实上,人类理论物理的发展也大体上是依靠实验结论来验证理论正确与否。
(...可跳过...
那么接下来就简单了,既然已经假定了光速不变原理,何不再假定个狭义相对性原理,那么这个时候狭义相对论就大致成立了。而基于狭义相对论和闵可夫斯基时空几何得出的重要结论:对于任意惯性参考系,事件A的世界线长不变,也就是说,对于四维时空而言,空间可以是相对的,时间可以是相对的,但是他们的组合却是绝对的。世界线表示的是粒子在四维时空中的运动轨迹,而事件的世界线长等于事件的固有时长,而固有时贡献了事件的所有时空间隔,通俗的说,固有时就是自己随身带的时钟测量的时间,这个时钟和你保持着相对静止。
......)
也就是说,就眨眼这个动作来说,不管是在地球上,还是在高速运动的飞船上,甚至是在黑洞的视界边上,对于眨眼的那个人而言,所需的时长是不变的,因为眼球和人相对静止,人所观察到的时间就是眨眼的固有时,而固有时不随参考系的改变而改变。
如果是以前,王宇轩绝不可能精确地记得秒表上两秒之间的具体间隔,最多就是用滴答表示一下一秒的大概时长,但是现在,凭借着被强化了无数倍的记忆力,以前的所有事,看到的,听到的,记得的,记不清的甚至已经遗忘的,全都像升格摄影一样精确而又历历在目。
“1.0000,...1.0103,.....1.0214,......1.5883,......1.5999,2.0000”
“好了。这就是一秒的时长。”王宇轩依照记忆里在实验室见到的原子钟比对出了一秒。“哈哈,简单粗暴。”
按道理说要进行这么大量且复杂的计算还需要一个处理器,不过,王宇轩认为自己的大脑估计比地球所有计算机累计的运算力还要高上若干个数量级,完全可以让代码在自己脑子里跑起来,如果没有bug的话。
作为北大物理系毕业的码农,敲得了代码,写的了算法,计算机的底层原理也都学过看过,就算以前不懂得,模糊的,现在也是明明白白,一清二楚。
如果从头开始凭空造一台计算机很复杂,光是计算器,计数器,存储器部分就能耗尽一个人大半生的精力,不过现在,这些工作都由大脑完成,唯一的I/O设施就是他的眼睛,甚至为了符合他的思维习惯,他把底层算法改成了十进制,当然二进制也不是不能算,但对他来说不够直观,为了适应脑力计算机,王宇轩还现整了一套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毕竟是对照现有语言一一改写,所有工作不到一秒就完成了。期间还顺带完成了傅里叶反变换的代码以及实现了一心多用的技巧提升,在上学的时候,王宇轩就能一边看电视一边写作业,现在,有了不知上限的思维速度,他将自己的思维划分成了若干进程。
其中一条固定进程就是在不停的计时,充当了普通计算机中计时器的功能,分析所有光线频率也占用了一条进程,对同一点光源所发出光线进行傅里叶反变换也单独开辟了一条进程,当然,王宇轩的思维仍有非常大的余裕,以后完全可以对新的问题增加新的进程。
按理说这么大的工作量应该会很累,但其实对他来说比以前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电视还要轻松。
最终,王宇轩成功的将自己的视野转换成了若干视图。
最基础的就是直接观测到的原视图,还有以人类视角观察的主视图,以及各种无限电波图,红外线谱图,紫外及x光谱,甚至γ射线谱。由于除了主视图外的其他视图不能让具有人类思维的王宇轩直接理解,所以默认调用主视图,而其他视图只是协助观察。
现在,他要好好看看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