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青云剑气长 / 第十三章 宜将寸心报春晖

第十三章 宜将寸心报春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安儒神志不清,一把抓住赵余年的衣领,红着眼咆哮道:“杀了我!杀了我!”
  赵余年不敢直视他的眼睛,半低着头,一言不发。
  李安儒喘着粗气,苍白的脸色在竭力的嘶吼后变得通红。毒蛇般的目光死死的咬住赵余年。
  “李叔叔我们回去吧。”赵余年十分自责。他觉得李安儒变成这样都是自己的错,自己不该跟着李安儒来到此地,自己没有来他就不会想杀自己,先生也不会废了他的长生桥。
  李安儒状若疯子,双手抱着脑袋撕扯着自己的头发,缕缕白发被硬生生扯落。他眼睛里充满了无尽的仇恨,滔天的怒火,他几乎把牙齿都咬碎了,指着赵余年嚎叫道:“是你!是你害了我,我要杀了你,杀了你!”李安儒瑕疵欲裂,满眼通红,双手抱住赵余年的头便往岩石上撞去。
  没有丝毫准备的赵余年头颅硬生生的撞在了岩石上,噗的一声,耳膜嗡嗡作响,头顶鲜血横流。李安儒还要再撞,赵余年自然不能让他得逞。一手撑在岩石上,头颅使劲往后抽,李安儒情急之下抓住他的长发,往土里按去。
  头顶的疼痛传遍全身,让赵余年疼的直咧嘴,挣扎中,余光瞥见李安儒狰狞的脸,赵余年不再犹豫,左手握拳,一拳砸向他的腹部。
  赵余年虽然瘦弱,但长年累月的劳作让他有着一身的蛮力。全力一击,本就虚弱无力的李安儒被砸的全身痉挛,连连作呕。手上的力道自然也松弛几分。趁此时机,赵余年抽出头发,站起身来,望着满脸愤恨的李安儒,又是一拳砸在他的脸上。
  李安儒轻哼一声,晕了过去。
  烛阴手持铁棍,环抱胸前,淡然的望着眼前的一切,眼神流露出一丝不屑与失望。
  高大的铁棍和矮小的身材不成正比,十分的喜感。
  赵余年把头埋在水里,冰凉的触觉稍稍减缓疼痛。撸干头发多余的水渍,用布条随意挽了一个结。拍打干净身上的尘土,重新走向李安儒身前。
  惨白的脸上鼓起了一个大包。赵余年对自己下手太重产生了一丝歉意。
  赵余年从后背抱着李安儒的身体,好让他背靠岩石。
  一旁的烛阴开口了,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怎么?要杀人灭口?”
  赵余年置之不理,自顾忙着自己的。他绕到李安儒胸前,把他的两条手臂放在自己的肩上,撑起全身的力量把李安儒背了起来,向李府走去。
  烛阴有些痴迷,望着蹒跚而行的赵余年,皱着眉头问道:“你要救他?他刚才可是要杀你。”
  “我知道。”赵余年微微喘着粗气。
  “你既然知道,就更应该把他杀了。”烛阴瞥了一眼趴在赵余年背上的李安儒淡淡的说道。说话的语气完全不符和这个年龄。
  赵余年摇了摇头,沉默了片刻才说道:“他如今变成了这个样子,起因都是因为我。如果我没有跟他来这,他就不会为了什么大道而杀我,也不会被先生打断了他的长生桥。”说道此处,赵余年停了下来,一脸真诚愧疚的望着烛阴:“我读书少,不知道长生桥是什么,我想那大概是对他很重要很重要的东西吧,对我来说就跟我父母一样重要吧。他想杀我应该是人之常情吧。”赵余年认真的回答道。
  烛阴听到长生桥神色凝重了几分,开口问道:“你师傅断了人家的长生桥?你知道长生桥对一个修行之人多重要吗,长生桥是修行之人接引天地灵气的重要关隘,长生桥断,灵气自散。他以后是一个废人了,从此再无踏上修行之路的可能。这可是不共戴天之仇,你就不怕他醒过来报复你。你还要救他吗?”
  赵余年紧蹙眉头,他没想到长生桥这么重要。他茫然的望了望烛阴和搭耸趴在自己背上的李安儒,突然神情坚定的说道:“救,报复的事以后再说。”
  烛龙身形一愣,随后指着赵余年大笑道:“傻子,十足的傻子。”
  赵余年充耳不闻,继续前行,烛龙还在原地狂笑不止。
  嘶哑的笑声传遍四野,一句句“傻子”在山峦间回荡。烛阴笑弯了腰,圆溜溜的双眼笑出了泪水。烛龙捂着笑痛的肚子,仰天而望,满脸悲怆:“我堂堂真龙后裔,居然要跟这个痴傻儿学做人的道理,还要为他护道十年。真是天大的笑话!悲哀呀悲哀!”烛阴望着渐行渐远的赵余年,双眼杀机涌现。杀机迸现的刹那间,烛阴的心脏如万箭穿心,神魂剧痛。
  脸色苍白,大汗淋漓的烛阴单膝跪地,仰天长啸,隐约的龙亢之声,令水花村数十里鸟兽匍匐在地,颤簌不止,不敢动弹。
  李安儒被送回了府中,接待他的是李府的管家李重,五十来岁,因长年呆在李府,多不见阳光,皮肤有些苍白,两眼有些浑浊。
  望着一夜白头的李安儒,李重那双白皙肥态的双手颤动不止,身子像被人重锤了一下,整个人往后跌去。还好有门房在身后搀扶,不至于摔倒在地。
  李重指着趴在赵余年背后的李安儒,喉咙仿佛被封了腊,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只是声嘶力竭的说着一个字:“快快快…”
  下人领会其意,把李安儒抬进李府。李重递给了赵余年几两碎银,在下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进了屋。
  朱红的大门紧闭,仆人请来郎中从偏门鱼贯而入。赵余年在门外徘徊不前,担忧李安儒的安慰。
  半日一晃而过,烈阳当头。折腾了一夜的赵余年腹中咕咕作响,万般无奈之下,只得离去。
  回到家中,破败的柴扉洞开,烛阴靠在门框上看着书。
  “你先生给你的。”烛阴把手中的书随手抛给赵余年。
  赵余年心绪不宁,余光中见一道蓝色残影向他砸来,慌忙中用手抓取,书籍在空中颠簸了几下才牢牢抓稳。
  书籍年代有些久远,微微枯槁发黄,散发着独特的书香。有些褪色的蓝色书皮上有三个模糊不清的大字。仔细辨认之下方才认出是“炼气诀。”
  赵余年埋怨了烛阴一眼,轻轻翻开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俊逸缥缈的行楷映入眼帘。
  墨水还带着湿润,显然是才写下没有多久的。赵余年知道这是阳明对自己的期望。
  合起书本,整理好书角的褶皱,抱在胸前,缓缓地走进屋内。
  烛阴斜靠在门框上,没有打算进屋。连家徒四壁都算不上的破败屋子,他不愿意进去,有失身份。
  莫看他小,面子还是要的。
  赵余年与他擦肩而过时,烛阴开口嘲讽道:“你那先生真是绝顶抠门,一个堂堂圣人,就给你留下了这一本大路货色的修行书籍。”他啧啧的吧唧着嘴,斜着眼瞅着赵余年的脸,希望看到些变化。
  失望是注定的,赵余年面无表情,沉静在先生离他而去的伤感之中。。
  缺了一条腿的桌上,平铺着一张宣纸,是一首小小的离别诗:“此经一别十年期,丹成相逢夜光杯。大道艰险征途远,月照山河处处阴。人间自有真情在,宜将寸心报春晖。”右下角落款是两个小楷:阳明。
  赵余年怔怔出神,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滴在宣纸上,化开淡淡墨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