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奔跑中的尘埃 / 第九章 省亲

第九章 省亲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车在路面上颠簸的前行,美娟和老董的心也随着车身来回颠簸。终于到了车站,大家买了站台票,一家人来到了月台之上。天明找到了车厢,然后和工友的哥哥接上了头,老董提着沉甸甸的一个大皮箱跟在后面上了车,找到铺位将行李安放好。阿菊帮抱着二丫,美娟抱着小三先在对应铺位的下铺落座。那时候下铺的人还没有来,然后把两个孩子放在铺上。
  第一次坐火车,两姐弟兴奋且好奇的看着偌大个铁皮罐子里的各种陈设。老董和美娟两人相互嘱咐着,逐渐人开始陆续的落座。阿菊和天明先下去,把这里留给哥哥嫂嫂。
  “美娟,家里你放心,有那么多人在。你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要注意安全。千万要把钱放放好,把孩子看住了,别让孩子乱跑。”
  “放心吧,我会的,你也照顾好自己。人都来了,要么你下到站台去吧。”
  “好,我把这个窗户抬起来。我们可以说说话,一会开车了,你再找人关上。”
  “嗯,好的”
  老董双手用力,将两头的开关用力按下去,然后将车窗抬了大概三四十厘米,卡好。然后转身蹲下抱着一双坐在下铺的儿女“二丫和三儿,要听妈妈话,二丫你要看着弟弟,千万不要调皮,也不要离开妈妈身边,听到了没”
  两个孩子正发酵着好奇的脑细胞,被爸爸这一熊抱,才停止了张望。二丫最依赖老董,和弟弟都靠在爸爸的肩膀上。二丫开心的说“爸爸,那么大的铁皮罐子能跑起来吗?”
  老董一时气闷,这个丫头呀,总是思维跳跃,和她说的话,她总是想别的东西。当下也没多说,和美娟又嘱咐了一下。
  这时来了个看上去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背着大背包,然后看看票,看来是这个下铺的位置。老董,赶紧起来打招呼“同志,您是这个下铺把?”
  中年人和善的笑笑“是的,我是十号下铺”
  “我爱人是中铺,一会开车了,我就让孩子上去,现在让她们坐在你这里坐一下,你看成不?”说实话,两夫妻从来没有做过卧铺,所以也不知道怎么和对方交流这个事情。那时候卧铺十分的难买,你有钱都未必买得到。
  中年人一看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住在自己上面。很爽朗的笑笑“没事没事,你们真辛苦带着两个孩子呀”
  “哦,不,就我爱人一个人带孩子回去省亲。”老董回应道
  “一个人带着孩子,那多不容易呀,这样,反正我一个人,我和你爱人换换,她住下铺带着孩子方便”
  “这怎么使得,中下铺差不少钱,要不我把钱补给您。”老董听对方如此的关照,心怀感激,怎么滴人家让座,你不能让人还在钱上吃亏。”
  “哈哈,多大点事,我经常出差,时常也有碰见买不到下铺的老人之类的,确实上下不方便,钱不需要补。就这样了,同志。”
  美娟这时赶紧带着孩子说“快谢谢叔叔”
  两个孩子都喃喃的说“谢谢叔叔”
  “嗳,真是好孩子,哈哈,来叔叔抱抱”
  中年男子伸手把小三儿抱起来放在大腿上,然后侧头和老董说“这位小兄弟,你们到哪里下呀”
  “我们在终点下”
  “哦,你们也是上海知青呀,我们是老乡呀”
  一听对方也是上海知青,双方热络起来,随后相互介绍了一下。得知这个大哥姓方,是兵团上援疆干部。很快就到了开车的最后二十分钟,上来的人逐渐填满了这个车厢。
  老董最后和方大哥打了个招呼,就下来了,这个时候天明和阿菊站在车窗下和美娟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老董也走过来站在车窗下。
  彼此嘱咐着,虽然都是些重复的话语,但还是充斥着彼此的挂念。两个孩子时不时的探出头来,很兴奋的和车窗下的爸爸打着招呼。老董伸伸手,只能够着伸下来的小手,轻轻的捏一捏,看来自己身高还是属于残疾领域,够不着孩子的脑袋。
  不一会,火车头的汽笛声响了一下,这是准备开车前的准备,站台上还有极少数的人在奔跑,站在下面的列车员看到奔袭来的人,赶紧查验车票,帮忙托一把行李,送上车厢。
  美娟把小三抱在怀里贴着车窗,二丫放到腿上爬在桌子上,对孩子说“马上要开车了,和爸爸和叔叔婶婶再见。”
  两个小家伙都开心的挥着手像车窗下的人致意,一点没有离别的伤感。最后一声汽笛想起,火车开始缓慢的驶离月台,老董和天明夫妻俩慢慢的跟着跑了起来“嫂子保重,等你回来”
  老董却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喉头有点哽咽,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慢跑着挥着手。美娟此时也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一只手搂着二丫,一直手向送行的人群方向挥手。她看的出老董眼里充满着的不舍,也能体会此时他心里的担忧和落寞。
  慢慢的月台越来越远,风太大,大家合力把窗户放下来。美娟有点尴尬的的看着周围,因为大家好像都有意无意的看着她。对面铺位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手里捧着把瓜子,在努力奋斗的着,看着美娟转回头来热情的说道“大妹子,来一把瓜子,这是我们自己种的”
  美娟回应着笑笑“不了,大姐,一会想吃找您要”
  “呵呵,好嘞,大妹子看着是带着孩子省亲把?第一次出远门?”大妈凑了凑身子边磕着瓜子,边笑笑问道。
  “是呀,带着孩子回去看看。大妈,您这是去哪里呀?”美娟回应道,然后顺口问道
  “我去郑州,俺们男人在哪里车务段上工作,几个月才回家一次,这不这次忙了大半年了,我想着和老伴一起在哪里过个年”
  “哦,您爱人是车务段的呀”旁边坐在过道对面翻板椅上的一个50来岁的大爷此时也加入了对话。
  “那个车务段的,我儿子也是铁路上的。”
  大妈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两人开始热络的聊着。让座的方大哥,此时坐在那里背靠在过道的爬梯上,看着美娟的两个孩子在哪里玩耍。
  美娟觉得有必要和这位好心的方大哥聊几句,也就开口问询到“大哥,您几个孩子呀”
  听到的美娟的询问,老方笑笑回应“我家里两个孩子,都大了,一个参军在边防上,还有个在空军总院里”
  那个时候,人们还是比较单纯的,没有像现在人心思那么复杂,防范心理也没那么大,都相对的比较质朴。话匣子一打开,就聊着一些家长里短的事。
  一会当班乘务员过来换票,大家拿出票来纷纷换票,把一张张硬纸板的票换成一个塑料质地的写着床铺序号的牌子。乘务员看了一眼美娟,微笑的对美娟说“大姐,您带着两个孩子,晚上尽量熄灯后不要让孩子吵闹,还有就是要看好自己的孩子,列车上人来人往的比较乱,不要把孩子弄丢了,注意安全”
  “好的,好的,谢谢您”美娟赶紧回答到。
  随着一开始的一段热闹,车厢渐渐的安静下来,有看书的,有小声聊天的,有看着车窗外的,都在熟络后,归于一段平静。
  车窗外天还没有暗,两个孩子爬在哪里看着眼前闪过的景象,除了破旧的平房,和偶尔看到低矮围墙,就是荒凉的戈壁。不过这对两个孩子也是新奇的,足足看了有个把个小时,逐渐离开了城市的边缘,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就出现在了眼帘。看多了,孩子们觉得也无趣。美娟就从随身的大布包里拿出两本小人书,这个是阿菊走的时候给美娟带了一套八本的西游记大闹天宫的故事。别看这个,也是文革结束后来新增印刷的,早在前四五年,这个可是四旧物品。
  看到有新的小人书,两个孩子开心的做到一起,美娟借着头顶照射下来的灯光,给两个孩子讲起了故事。
  列车哐啷哐啷有节奏的行驶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车厢里大家各自找着能够打发时间的事情做。临近黑夜,车厢里想起了餐车盒饭的叫卖声,美娟袋子里带了10几个馕(西北的一种面食,可以一定时间内长期保存),还有些咸菜和两个罐头,以及临行晚上阿菊给准备的羊肉臊子。
  孩子们从来没有吃过餐车上的饭,很好奇,赶紧爬起来。看着一个围着白色餐厅衣服的阿姨,推着一个大铁盒子车走过来。铁盒子里散发出一阵菜香味,兴许是饿了,两个孩子眼睛盯着推车。路过这里时,坐在过道的大爷要了一份,里面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盒子白米饭,上面放着四五片红肠,然后是白菜炒肉丝,和一点油炒的榨菜。
  孩子没吃过红肠这个东西呀,看看餐车,又回头看看妈妈。美娟上前抚摸着孩子的头,想了想,对服务员“都一样的是吧?给我来两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