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长生文其三 / 第三章一家

第三章一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陈束被陈之晋一番话说得低下了头。
  说完刚才那番表明底线的话,陈之晋便走出荒草地,牵了马继续往朱邑走。他心里谈不上喜也谈不上悲,只是觉得压在心上的一块石头没了,又似乎是心里缺了一块,隐隐有些酸楚。
  或许,是因为朱菇这几年天天冲自己喊喜欢我,我也有一点点喜欢她了吧。陈之晋体味着胸中夹杂的轻松和酸楚,想道。
  再说那荒草地里,陈之晋走后,朱菇摸摸肚子,只觉得滑滑的,问陈束道:“晋郎刚才说我肚子怎么了?”
  “大概……我觉得大概是怀孕了。”陈束不敢看朱菇,两手互捏指头,支支吾吾道。
  “啊,我怀孕了……”朱菇停下摸肚子的手,呆愣愣地望着前面的陈束,突然猛地拍自己肚子,“不行!不要,我不要怀孕,我不要生孩子,我要嫁给晋郎!我不要嫁给你,我要嫁给晋郎!”
  一声声“啪啪”打响了陈束的心灵,他过去握住朱菇双手,制止朱菇拍肚子,然后又紧紧抱住朱菇道:“嫁给我,我回去就把那个黄脸婆休了。”
  朱菇努力挣开了陈束,站起来倒着远离陈束,恨声大叫:“是你,都是你害我,是你害晋郎不要我的!我不要嫁你,我不要生孩子!你想也别想,我死也不要嫁给你!”
  “哐,啪嗒。”
  一把剑掉在泥地上,陈束看着朱菇跑远,心里像有人拿着火把在烧,只觉得痛,很痛。
  天色变暗了,远处的房屋镶嵌在一片浓红霞光里,刺目又有一种厚重的美。
  那即是夕阳下的朱邑。从小路出来,陈之晋就辨认出这是朱氏的族地。要回到陈氏,他还需要走一段路。
  他母亲就是朱氏人,常常带陈之晋回娘家省亲。故而陈之晋对眼前这片屋舍极为熟悉,熟悉到每家每户门前坐着的老人他都能叫出称呼。
  可现在,他望着那些屋子,心里只是隐隐酸味,道不清感触。
  他没有走入那片屋舍,哪怕那条街可以直通他要去的地方。绕着圆走,他也是可以回到陈氏族地,回到自己家里的。
  回到家门前,门童小促立马迎出来,帮陈之晋把杂色马牵了,提醒道:“晋少爷,老爷和阿婆他们在等你吃晚食呢。”
  “哦,你把马牵去马棚吧,不用喂草料,给它些水就行。”陈之晋吩咐道。
  仅仅十一岁的小促才有一米四,牵着那壮硕的黑棕马略感吃力。但陈之晋却好笑地摸摸小促的头,直接进府里去了。
  小促抬头看马儿,马儿也低头拱小促,两者显得很是熟悉。小促鼓鼓嘴,用力拉绳子,对另一个门童催促道:“我先去马房了,你去跟阅姨说晋少爷回来了。等会儿我们就该开饭了,快去。”
  却说门外站的另一个年岁二十七,高有一米七六的门仆,主动邀活道:“小宝坐着吧,我去跟阅姨通报。”
  “爹,就让小宝去吧。”门童小宝心疼自己父亲站了一天,想着晚饭前让父亲休息会儿。
  “没事,小宝乖乖在门口守着,等会儿爹爹就可以带小宝去和娘亲吃晚食了。”门仆温和地对小宝道。
  “嗯,小宝听爹爹的。小宝守门,爹爹要早些回来陪小宝哦。”小宝才八岁,乖巧懂事,被自己父亲一说就答应留下守门了。
  这门仆进到宅子里,找到一个穿着素绿裙的四十多岁的妇人,恭敬道:“阅姨娘,刚刚晋少爷回来了。”
  “知道了,你先去守门吧。”阅姨正指挥五六个厨娘干活,道,“都出菜了,早些忙完早些散。”
  “你去把小宝叫来先吃些东西,孩子还小,不能饿着。”阅姨又对门仆道。
  一个正摆盘子的女仆道:“不用,真不用。等会就散班了,小宝等一会儿不打紧的。”
  那门仆有些犹豫,小宝一直就跟他喊饿,所以他是想答应阅姨的。但自己媳妇拒绝了,他也不好出声反对。
  看是如此,门仆知道只能等有人换班了再带小宝回家吃饭了,便跟阅姨说了几句,就退出去了。
  而阅姨只是临时想到门仆有个孩子也在府上做门童,所以才说了一句。见两人拒绝,她自是不会强求。
  阅姨往后府走,那里是女眷和少爷的住处。
  她径直到了一处阁楼小院,上到二楼进了门。这却是个二进屋子,有一道木墙隔着前后。
  “阿姑,小晋回来了。”
  “安排好摆桌了吗?”木门后传出走步声,走出来一个面似三十几岁的妇人。
  这妇人面貌美丽,与陈之晋和朱菇都略有相似。他即是陈之晋的母亲,朱菇的姑姑。
  “那你就去书房叫老爷吧,他这会儿应该在那儿。”妇人朱蕙道。
  下午五点多,林家偏厅里摆了五个方桌子。其中一个桌子略大,摆在厅堂最深处居中,这是陈父陈母的桌子。
  另外四个桌子则两两相对摆放。左边摆了两桌,右边摆了两桌。
  陈修坐在右边首座,其下的桌子就是陈之晋的。而左边坐的则是两个女子。这两个女子是陈之晋的姐姐,分别排一女和四女。
  陈宁修与朱蕙至今孕了五胎。前四胎都是女婴,而且中间两个孩子还都在满周岁前夭折。
  到生了第四个孩子后,朱蕙都已经三十了。在这个时代,这个年纪的女子可都是要当奶奶了,鲜有继续生育的。
  但作为陈氏次脉的主家,不能没有继承人啊。所以陈氏族长就把自己的次子过继到陈之晋家里,还改了双字名。因为这时代都是嫡脉取单字名,余脉用双字名。而平民则不能取名,只能排大小,例如李伯,李仲,李叔,李季。
  过了两年,陈之晋出生了。但由于朱蕙生产时年岁颇大,全族人都担忧陈之晋会半路夭折。所以陈修仍保留双字名,留在陈之晋家。
  方才与朱菇偷情的陈束,即是陈氏嫡脉长子,陈修的长兄。由于自己弟弟被过继到陈之晋家里,所以陈束经常到陈之晋家里带陈修和陈之晋外出游玩。
  时至今日,陈之晋满十六,正月里就要满十七。按理,陈修已经是可以改回单字名,回到嫡脉的。
  但陈修认为生者是父母,养者也是父母,坚持要在陈之晋家里侍奉陈父陈母直到二十岁加冠。其生父,也即陈氏族长答应了,要求陈修加冠礼摆在嫡脉,由生父主持。同时在那天留名在族谱,用陈氏嫡脉惯用的单字名留名,也就是陈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