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快眼看书 / 永别了机器 / 第49章;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第49章;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
  但有一颗不平凡的心。
  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杨粮明,依然将这首Poem当做自己的座右铭。
  ……
  1997年正月初8,是一个很寒冷的日子。
  这天,湘西山城邵阳市的老火车站摩肩接踵、蜩螗沸羹。
  站里站外,到处都是背着大袋小袋的南下打工仔和打工妹。
  很多人已经排了好几天的队了,仍然没有买到火车票。
  在密密麻麻的南下打工大军中,有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和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
  小伙子温文尔雅,长相清秀,身上穿着一身宽蓬的‘红豆牌’蓝色西装,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手工皮鞋,发型是这个年代最为流行的‘中分’发型。
  年轻男子穿着一件绿色夹克,下面是一条直筒的牛仔裤,发型也是‘中分’。
  他俩手里都提着一个行李袋。
  “粮伢子,是不是害怕了?”年轻男子问小伙子。
  “没害怕。”小伙子铿锵有力的回答。
  “呵呵,看来是舅舅小看你了。”年轻男子笑着拍了拍小伙子的瘦肩。
  这个小伙子叫杨粮明,18岁,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
  在此之前,他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城里。
  当时,他才十一岁,村里种了很多甘蔗地,他家也种了两亩,甘蔗丰收的时候,市糖厂开大汽车来收购。于是,他跟着村里一些玩伴一起坐市糖厂的大汽车去城里。
  好几年过去了,那些欢乐的画面、依然记忆犹新。
  第一次出远门的杨粮明,对珠三角地区的工厂生活充满了憧憬。
  以往每年的冬天里,每当看见村里那些在南方打工的男男女女风风光光荣归故里时,他就非常羡慕。
  在他心里,南方的一个个工厂,就是一个个美丽的童话、或者是一个个旖旎的梦。
  “粮伢子,你把东西看好,我去问一下火车票,很快就来。”舅舅对杨粮明道。
  “好。”
  “记住,千万不要走开。”
  “你放心吧舅舅,我不会乱走的。”
  “嗯。”
  舅舅去联系火车票了。
  杨粮明站在原地。
  就在杨粮明憧憬着Beautiful的未来时,一个中年妇女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他面前。
  “这个伢子,你要去哪里发财?”中年妇女偷偷摸摸的问。
  “广东。”
  “广东哪个地方?”
  “好像叫什么江门吧。”
  “江门?哦。”中年妇女若有所思,然后问杨粮明:“这个伢子,你是第一次去广东吧?”
  “嗯。”
  接着,杨粮明开始打量中年妇女。
  这个中年妇女应该是农村人或者郊区人,样子很老土,只见她穿着一件厚厚的绿色毛绒衣服,一条黑色的踩脚裤,脚上穿的是一双皮底布鞋,布鞋的鞋面上沾有不少湿漉漉的泥巴和泥水,她的五官很粗糙,皮肤也很粗糙,个子不高,身材很臃肿。
  “这个伢子,我这里正好还有一张火车票,你要不要?”中年妇女靠近身子,轻声问杨粮明。
  在问的时候,她那对精明的眼珠子,骨碌骨碌的在眼眶里面转着。
  “哪里的票?”
  “肯定是到广州的啰。”
  说完后,中年妇女小心翼翼朝周围蠡测了一下,接着,小心翼翼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火车票来。
  “就这一张,你要的话,280块钱拿去。”
  “……”
  杨粮明是第一次出远门,孤陋寡闻的他,还不知道眼前这个土里土气的中年妇女是个票贩子来的,于是,他好奇的朝中年妇女手里的火车票上面看了一眼。
  只见小小的火车票上面有几个清晰的黑色大铅字:邵阳――广州。
  “280,一点也不贵,春运期间,火车票非常紧张,一票难求,好多人在这里排队排了七八天,都买不到一张火车票,ta们又要吃又要喝又要浪费时间又要活受罪,这样算起来,280块钱是不是很便宜了?”
  “不好意思,你去问别的人吧。”杨粮明摇了摇头。
  虽然是第一次出远门,但他知道,从邵阳到广州的火车票,不过是几十块钱一张而已。
  而且,他出门前,父母就给了200块钱。
  这200块钱,不仅包括车费,也包括到珠三角之后的零用开支。
  最主要的是……
  思索到这里的时候,杨粮明忽然听见‘啪’的一声。
  然后,只见一个大腹便便的穿着黑色皮衣的中年胖子,就像老鹰拧小鸡一样,一把拧着中年妇女的衣领。
  中年胖子凶巴巴的看着中年妇女,刚刚大力扇过中年妇女的那只手,还高高的扬在半空中,似乎,又有随时扇下来的可能性。
  “你凭么子打我?”中年妇女大声质问穿黑色皮衣的中年胖子,虽然她样子理直气壮,但依然难以掩饰住眼神中的恐惧。
  “贩卖假票,还有理了是不是?”中年胖子凶巴巴的对中年妇女道,那只扬在半空中的手掌,仿佛又要扇下来似的。
  “谁贩卖假票了?就算是便衣巡捕,也不能乱抓人。”中年妇女色厉内荏,她仰起自己那张又胖又粗又泼的脸,似乎被冤枉了一样。
  “人赃俱获,还在狡辩,进去!~”中年胖子拧着中年妇女的衣领,准备拧上面包车。
  中年妇女惊恐的瞪大眼睛,拼命挣扎。
  这时,一个清瘦一点的平头男走过来。
  这个平头男手里拿着一个对讲机,他见中年妇女拼命挣扎,大声呵斥,然后,俩人一起将绝望的中年妇女推到面包车上,再捏着面包车的门扣,‘啪’的一下拉上。
  ……
  周围看热闹的人很多,不过,谁也不会去关心这个中年妇女接下来会面临什么。
  也是,谁还有心思去瞎操这份心呢,能早点上火车就是万幸了。
  再说,巡捕执法,谁敢阻拦。
  杨粮明是第一次亲眼目睹这种画面,他心里非常震撼,就像是一片静谧的湖面、一下被投进一块大石头似的,久久无法平静。
  “这钱不好赚。”杨粮明居然同情中年妇女。
  就在杨粮明替中年妇女鸣不平的时候,舅舅来了。
  “不要发呆了。”舅舅扯了一下杨粮明的衣袖。
  “舅舅,咱们是不是可以进站了?”杨粮明问。
  “还没有,不过,火车票已经到了。”舅舅说。
  “粮伢子,待会进站的时候,你一定要记住,要跟紧我,知道吗?你爸爸妈妈就你一个儿子,要是把你弄丢了,我没法交差。”舅舅提醒他。
  “你放心吧舅舅,我不会把自己弄丢的。”杨粮明笑道。
  “出门在外,安全第一,你第一次出远门,不要太大意了。”舅舅严肃的说。
  舅舅这一行人有七八个,全部都在珠三角一个小镇上的一家集装箱厂打工。
  这家集装箱厂华夏和棒子国合资的,工资很高,有两千多块钱一个月。
  在1997年,一个月的工资有两千多块钱,是什么概念?
  这个年代,一般工厂里面的员工,工资普遍性的只有三四百块钱一个月。
  就是公务员的工资,在这个年代,也才只有四五百或者五六百块钱一个月。
  这个年代,猪肉只要两三块钱一斤,大米只要五六毛钱一斤,快餐只要两三块钱一份,修建一栋小洋楼只要三四万块钱,而且包镶瓷砖、刮石灰、地面倒水泥。
  可这家集装箱厂一个月的工资,居然有两千多。
  这么高的工资,一年下来,随随便便都能变成‘万元户’了。
  这个年代的‘万元户’是有含金量的,还不是什么毛毛雨。
  因此,如此高的工资,吸引了大量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仔。
  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就是进集装箱厂。
  除了打工仔之外,许许多多的打工妹,也纷纷将目光注意在这些‘箱厂老板’的身上。
  她们都想找一个‘箱厂老板’做对象,然后,就可以衣食无忧了。
  杨粮明的舅舅村里,有很多人在集装箱厂打工。
  自从很多人在集装箱厂打工之后,这个村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还鲤鱼跳龙门,一跃成了全乡的首富村,到处都是漂亮的小洋房和摩托车。
  村口修建村牌的时候,乡里的领导亲自跑来祝贺……
  
热门推荐